本篇文章4896字,读完约12分钟

最近,在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一线城市的房价普遍上涨,房东不愿出售,房地产交易中心人满为患,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使更多一线城市的工薪阶层只能“看房子叹气”,更不用说考虑更高层次的居住环境问题了。

在这种浮躁的社会氛围中,如果有人愿意回去冷静地仔细思考一下关于中国城市规划、居住环境、旧城改造等方面的建议和警示。两所书院的吴院士和30多年前著名的建筑与规划大师先生提出的城市规划思想,在今天看来虽然有些理想化,但其深刻的科学价值、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值得城市建设者们反思和借鉴。

筑梦 吴良镛

今年年初,94岁的吴与屠呦呦、张存浩、谢家林等五位科学家一起,分别获得了小行星命名的荣誉。“吴星”小行星是由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于1995年12月2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9221”。

吴当之无愧于这个永久的名字。他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少数院士之一,中国建筑师、城乡规划师、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创始人。他获得了2011年中国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

这位老人已经到了服丧的年龄,他一直认为城市规划和建筑是实践性的研究。他曾经说过:“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来之不易,关键在于把它付诸实践,丰富、深化和完善。”当前城市文化建设面临诸多误区:强调经济发展,忽视人文精神;注重精英文化,忽视公共关怀;注重建设规模,忽视整体协调;重攀登比新的和较轻的地方特色好;注重表面文章,而不是完善制度。

筑梦 吴良镛

"好的拆迁,过度的滥用,对古城的破坏,以及凌乱的新建筑."有一段时间,许多人被唤醒。说到底,吴毕生最大的梦想“让整个社会拥有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环境,让人们诗意地、如画地生活在地球上”,也是普通人现在所渴望的。

责任和实践

著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裴明曾经说过:“无论你去哪个国家,当你谈论中国建筑时,每个人都会谈到吴。”

本报记者于2012年2月14日首次报道了吴,他获得了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授予他一份证书。

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不超过2项,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取得突出成就;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将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人生不能没有理想,决心是人生不断进步的动力。”2014年9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他对近6000名北京新入学的研究生发表了演讲,他说:“我选择建筑行业并将其作为我人生方向的原因与我的年轻密切相关。成长的经历。”

1922年春,吴出生在南京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他父亲的名字里有一个词“钹”,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用来在演奏音乐时敲打。我希望他能演奏生命的强音。吴小的时候,父母希望他在绘画上有所发展,当时他非常喜欢绘画。然而,这个国家正遭受着内部和外部的麻烦,并且有许多战争。南京失陷后,吴随其弟流亡重庆,继续在四川合川求学。1940年吴良镛结束高考的那一天,日军空袭击了合川市,大火一夜之间熊熊燃烧,瓦砾遍地。他很幸运,在防守空洞穴时逃脱了...

筑梦 吴良镛

“战争的痛苦激发了我重建家园的愿望。我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建筑专业。”吴说:“当时的形势决定了我的专业是恢复故土,这是建筑与绘画并行的学习阶段。学习建筑是为了重建家园,而学习绘画是由当时的环境创造的。”

就读于中央大学期间,曾先后师从梁思成、鲍鼎、、、、、等中国建筑教育先驱。

1948年夏,吴赴美国匡西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在著名建筑师沙里宁的指导下,他探索了一条中西交汇、古今结合的新建筑道路。1950年回国后,吴在清华大学开始了近70年的教学和科研生涯,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和城乡规划之路,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

1987年,他正式提出了“广义建筑”的概念,并在1989年9月出版的同名专著中,将建筑从简单的“住宅”概念引向了“聚落”概念。1993年,他带领公众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构想。

1999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他负责起草《北京宪章》,指导建筑师从各个方面理解人类住区的方法论,而不是局限于狭隘的技术美学范围...

北京居儿胡同改造工程最能体现吴的设计理念。许多原始的改造方案与北京老城特色的保护相冲突。后来,北京房改办找到了他。

吴倡导的以人为本、有机更新的理念在菊儿胡同改造工程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也为北京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改造后的居儿胡同精心保存了原有的树木,二层三层的小楼是白色的墙和瓦,与周围的老房子融为一体。虽然进入一套的小院子面积很小,但它并不感到压抑。这种“庭院式”建筑保留了四合院建筑文化的内涵,一点也没有高层建筑的冰冷和孤立感。1993年,居儿胡同改造荣获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近年来,吴参与了广场改造、唐山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三峡工程及人居环境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上海浦东规划、北京中关村科技园规划、深圳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等。他运用人居环境的科学理论,成功地进行了从地域、城市到建筑、园林的多尺度、多类型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在京津冀、长三角、滇西北取得了一系列前瞻性、示范性的规划建设成果。

筑梦 吴良镛

学术与艺术

对于当前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模块化、后续性严重、缺乏地域特色等问题,早在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吴就向提出建议:“城市不在乎规模,不在乎性质,规划大广场、主干道、一条街,甚至不在乎文物古迹,这些都是地方的象征和骄傲。它不是随意拆除或建造高层建筑附近,这似乎比一个更高和更低;城市的外观是一样的,这消除了地区差异,放弃了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些传统。”

筑梦 吴良镛

吴听腻了“兴城”之说,问道:“一个城市能像一个金属器皿一样随意建造吗?”

他举了北京王府井大街北出口的例子。中国国家艺术博物馆的形状是“立正”,十字路口东北侧的民航信息大楼的形状是“稍息”。两栋楼都朝南,但是十字路口东南角的华侨大厦朝西,左转是不礼貌的,把艺术博物馆和民航大楼放在一边。

在一些会议和论坛上,吴多次提醒北京,北京可能成为一个“二手城市”。他痛斥北京旧城改造的速度和方式令人刮目相看,“它变得像一个瘌痢头”,“到处都是‘平庸的建筑’和‘平庸的街区’”,“北京的一些畸形建筑是时代的伤疤。”

2002年9月,吴、、郑、苏白等25位专家学者致信国家领导人,要求“立即停止拆除二环路以内的所有地块,按照保护北京城市风貌的总体规划格局要求,尽快修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03年8月,吴、、周干之、等10位专家呼吁停止历史文化名城原有“旧城改造”的政策建议。

吴的“有机更新”理论强调城市的新陈代谢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自然的变化过程,它遵循城市内部的秩序和规律。“首先,我们应该把老城当成一个活的整体。即使是精心保存的文物也不能被视为“木乃伊”。相反,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合理利用,也就是说,重新利用旧建筑。整个老城不可能是一个“博物馆城市”,因为它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当然,必须有新陈代谢。但这不是一个重大的拆除和改革,而是一条“有机更新”的道路。”他的话在今天仍然合情合理,发人深省。

筑梦 吴良镛

“广义建筑”理论由他首先提出,并形成了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现代建筑理论著作《广义建筑》。吴良镛认为,建筑研究不仅要满足于“空房间”及其“实体”,还要看到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行为”,以城市规划、建筑和园林为核心,整合工程、社会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模式,以营造一个可持续的宜人居住环境

筑梦 吴良镛

“全球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气候变化等问题不断涌现,所有这些都促使人类住区科学成为一门大科学,这是一门很有前途的科学。”吴认为,人居环境科学将朝着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的方向发展。科学——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人文主义——社会科学的融合与对社会中下层的关怀:艺术——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审美和艺术创造。

筑梦 吴良镛

不了解它的人会认为吴在建筑科学上的杰出成就似乎掩盖了他的艺术才华。其实,吴的建筑人生始终伴随着他对书画的热爱。

2014年9月,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人居艺术”展览。他的书法、建筑、绘画、素描等作品被集中展示,他用画家和建筑师的眼光描绘了自己对生活环境的敏锐感受。

吴认为,人居科学要关注民生;珍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弘扬生态文明,推进人居环境绿色革命;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县域经济;倡导“共创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

他主张地方建筑应该现代化,现代建筑应该区域化,以达到同样的目标。“科学和艺术应该在建筑中统一起来。21世纪的建筑需要科学的拓展和艺术的创造,艺术追求、文学领域和技巧的水平可以通过比较来揭示。这是一个教训,我们的建筑师必须弥补。”吴对说道。

时至今日,对建筑的热爱仍然突出了“责任”二字。他经常教育学生:“建筑师是与社会的发展分不开的,每个时代对建筑师的要求都不一样,但无论他们如何变化,我们都要牢记对人的关心。”

悲惨之年的忧虑

近年来,吴不仅重视人居环境,而且重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群的建设。

2014年12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会议室,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许陪同走进会场。

“正在迅速扩散和扩大的城市群已日益演变成一个‘污染集团’。在许多地方,环境污染的祸害越来越严重。”吴有些担忧地对大家说道。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由于人口过于集中在要素和市场发达的大城市,近年来“城市病”在中国越来越明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管理成本上升等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团队研究表明,世界40个主要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6%。虽然目前中国有许多城市群,但与世界著名的城市群相比,中国城市群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环境污染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由于城市群聚集了更多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变得更加突出。专家们发现,如果区域性和大规模的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小的居住环境就无从谈起。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化和城市群发展的实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这给了学术界很大的责任,也形成了很高的挑战。任何问题都很难得到明确的答案。”吴说,城市化和城市群发展问题极其复杂,必须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深水区改革需要顶层设计,迫切需要吸收公众智慧,建立新型智库。

筑梦 吴良镛

在此之前,吴良镛已经在空空气污染严重的河北省保定市开始了生态镇的建设实践。“保定的发展不能等待北京、天津或河北省的‘礼物’,它不能等待。它只能从自身开始...保定必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它必须有自己的战略,发展区域交通,然后发掘自己的文化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县域经济大有可为。”吴对说道。

筑梦 吴良镛

吴对保定的发展提出了六点建议:发展便捷的区域交通体系;弘扬文化保定理念;积极发展县域经济;重视生态保护;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保定需要自力更生。

吴也为扬州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贡献。20世纪80年代,扬州古运河、京杭大运河沿线出现了扬州合成化工厂、扬州电厂、扬州钢铁厂等众多企业。视察结束后,吴对当地领导说,运河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它不仅具有水运功能,还具有旅游功能。许多外国运河已成为旅游景点,扬州应保护好运河,综合利用。他建议运河沿岸的企业应该搬迁以保护运河资源。

筑梦 吴良镛

2002年扬州中学百年校庆期间,吴向母校赠送了《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与城市文化》、《吴学术文化论文集》等三本书。在扉页上,他留下了16个字:“走上千里,读上千本书,崇拜上千个老师,寻找上千个家。”

吴一生执着于这16个字,从未彻底退休,85岁的他依然坚持每天正常上班。为了上班方便,他特地做了一个小行李箱,里面装了几本常用的参考书和妻子准备的午餐。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在清华大学的南门附近,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满头银发、白白胖胖的老人手里拿着一个小书架走在路上。

“一个真正的建筑师不是看他是否设计了一个像埃菲尔铁塔这样世代相传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让他的国家的人民有一个固定的地方。”吴对说道。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筑梦 吴良镛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