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1字,读完约5分钟

一季度,中国进出口同比下降5.9%。其中,出口下降4.1%,进口下降8.1%。从数据表面上看,在“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中国的进出口继续保持去年的“双下降”趋势,但尽管有“变脸”,中国的对外贸易仍有一些积极的变化。

扣除价格因素后,进出口额呈正增长

一季度,主要商品价格继续同比下降,出口价格下降4.2%,进口价格下降11.5%。如果扣除价格因素,第一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将出现正增长。其中,出口货量实际上升百分之零点一,而进口货量实际上升百分之三点七。与此同时,3月份外贸领域出现了一个“小阳春”。在经历了1月份-6.7%的大幅下跌和2月份-20.6%的大幅下跌后,3月份的出口出现了“逆转”,同比增长18.8%,这是9个月来的首次积极变化,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进口下降也从上月的1.7%下降了6.3个百分点。这使得3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为去年第一个正增长,反映出外贸市场正在企稳好转。

外贸“小阳春”能否稳固

从本地看,“十三五”一季度部分省市外贸好于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进出口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杭州进出口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增长7.5%,进口增长6.8%;江苏省进出口总额7619.6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南京、苏州、镇江、盐城、徐州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1.4%、16.9%、5.7%和11.6%。

外贸“小阳春”能否稳固

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贸易方式方面,一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55.9%,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三月份,一般贸易上升13.7%,而加工贸易则下跌3.1%。一般贸易比重的上升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从贸易品种来看,机电产品已经成为主要的出口力量。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74万亿元,占出口总额的57.7%,而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仅占出口总额的20.7%。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比重扩大,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质量和比较效益的提高。以上海为例,一季度,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代表的多项国家促进增长的政策措施释放“红利”,使上海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呈现两位数增长,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26.8%,太阳能电池出口同比增长31.5%。从贸易实体的角度来看,私营企业继续保持活跃趋势。一季度,出口增长2.4%,进口增长6.5%,进出口总额2万亿元,占同期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8.2%。

外贸“小阳春”能否稳固

随着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对外贸易条件不断改善。从贸易条件指数来看,中国第一季度的贸易条件价格指数为108.2,这意味着中国出口的一定数量的商品可以换成进口商品的8.2%。

从贸易顺差的角度来看,高顺差的格局依然存在。据统计,一季度贸易顺差8118.5亿元,同比增长664亿元,增幅8.9%。净出口的正增长为中国经济一季度的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总体而言,“十三五”第一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喜忧参半。虽然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应该看到,当前外贸领域的困难仍然很大,外贸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一季度,进出口同比下降幅度仅为0.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速从去年同期的4.8%提高到4.1%,相差近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口下降幅度缩小了9个百分点,但增速仍下降了8.1%。这反映出当前对外贸易形势依然严峻。

冷静观察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速下滑,可以说有内因也有外因。

从内部因素来看,中国劳动力、土地、融资和环境保护的综合生产成本持续上升,部分中高端制造业回归发达国家。此外,传统的外贸竞争优势被削弱,人民币汇率不稳定,融资困难,给外贸企业带来诸多困难。同时,外贸企业综合成本高,部分行业和订单向外转移,也成为制约中国出口的重要因素。

从外部因素来看,世界经济没有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贸易需求继续低迷。反映国际贸易形势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持续下跌,前三个月分别达到317点、329点和429点。尽管3月份略有上升,但仍远低于2000点的干线。全球制造业继续下滑。今年2月,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的全球制造业pmi指数降至50,为2012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进一步表明全球工业处于脆弱状态。与此同时,根据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2月份公布的制造业pmi,20个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形势从上月开始再次恶化。

外贸“小阳春”能否稳固

虽然未来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随着去年出台的一系列稳定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地,我相信中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因素将继续积累。因此,展望未来,“稳中求进”的趋势有望在调整中不断改善的外贸形势中进一步巩固。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外贸“小阳春”能否稳固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4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