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56字,读完约6分钟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力来看,银行基金都是当之无愧的巨头。

本行20多万亿元的巨额理财资金中,有一小部分将用于业务外包,这将充实经纪资产管理和基金,催生债券市场的杠杆牛市。如今,债券市场风险暴露,一些外包基金开始逃离债券市场寻找新的出路。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过去一年,各银行委托私募机构投资已成为一种新趋势。与以前的证券公司和公共基金不同,后者主要将外包基金投入债券市场。银行对私募投资股票市场的能力更感兴趣。

该报援引私人股本公司人士的话说:债券市场的杠杆牛市似乎不再可持续,大量资金通过外包进入a股市场已成为一种趋势。

激烈的外包基金

外包意味着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通过信托计划和资金渠道在产品上进行合作,并就固定回报率(独立账户)达成一致。经纪人衡量回报率以决定是否进行交易。目前的主流回报率是4.5-5%。当地银行的外包大多以投资的形式进行,交易在银行自己的系统中进行,经纪人发布指令指导银行自己的业务。

据中国证券介绍,目前,资金外包模式已被银行普遍接受,五大银行、股份制银行(平安除外)、大量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都参与了这类业务。其中,五大银行在大型券商中的单笔业务规模通常在100亿左右,拥有数十亿的股份和上亿的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包括财务管理和自营职业。

据中国证券分析,2016年,金融收益率将进一步下降,高收益资产的减少和理财业务到期利差的压缩将更加明显,理财对中(约4.5%)和高(7%以上)收益资产的追求将更加强烈。2015年底,22万亿元财富管理股票的外包资本需求可能接近1万亿元,2016年外包比例可能继续上升。结合理财规模的增长,外包需求可能达到2-3万亿元。

银行委外资金的新去向:逃离债市、绕道私募进军股市

与20多万亿金融管理基金的总规模相比,外包基金的规模似乎较小,但杠杆风险不可低估。近年来,随着债券收益率的不断下降,外包基金管理机构为了获得高回报,正在越来越高地推动外包基金的杠杆作用。

华尔街指出,增加债券市场杠杆的常见方式是所谓的债券回购。在债券市场,短期资本借贷主要通过债券回购进行。债券投资者可以通过回购来质押他们的债券,以便借款。借入资金购买债券后,您可以通过回购质押新购买的债券,借入更多资金。这一过程可以经历多个周期,允许投资者购买数倍于自身本金的债券,从而建立高杠杆率。

银行委外资金的新去向:逃离债市、绕道私募进军股市

九州证券(Kyushu Securities)首席全球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以债券市场各种产品为投资目标的资金配置的最大杠杆比率可以是1:9。

在这方面,财新引用了一个经纪公司人士的例子来解释基金在市场内外外包的过程:

以劣质投资100万元为例,优先后的总资产规模为500万元;假设回购融资余额为资产管理计划的40%,如果用这500万元回购40%,总资产规模可达500 1.4 = 700万元。因此,经过两轮杠杆叠加,整体资产规模将比初始的100万元劣势资本增加7倍,这将大大推高债券市场的整体杠杆。

流向a股

过去两年,工行、招商银行等较早涉足二级市场的银行开始委托私募投资。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各种银行纷纷进入,尤其是以城市商业银行为首的一些中小银行,委托私募机构投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促使银行转向私募的重要原因是,资产短缺越来越严重,被市场公认为低风险的债券市场不再安全,银行正开始为巨额财富管理基金寻找新的出路。

据《中国证券报》和《南华早报》的一位经纪公司收款部人士透露,最近,随着信贷风险的不断暴露,企业债务违约问题继续发酵。持有相关债券的资金被投资者赎回后,各大商业银行发布通知,减少外包投资,投资于债券市场的资金开始流出。

在这种背景下,私募似乎成了银行资金的新渠道。此外,与委托给经纪人进行资产管理和基金子公司进行投资的基金不同,它们大多属于渠道业务,执行业务的权力仍在银行。目前,此类基金委托私募完全是主动管理。《中国证券报》援引机构消息人士的话说,这主要是因为此前外包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而银行自身的投资团队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私募有一个优势。

银行委外资金的新去向:逃离债市、绕道私募进军股市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一些股票已经跌到了低位,机构的资金已经开始被配置。从市场敏感度的角度来看,私募显然要敏感得多,这就是为什么以银行为代表的核心机构现在会发现我们。《中国证券报》(China securities journal)援引深圳一家私人股本公司的一名人士的话称,一些银行最近曾前往该公司进行核实和调查,预计该公司目前将接管一些银行的资金。

银行委外资金的新去向:逃离债市、绕道私募进军股市

中国证券表示,债券市场的资产供应仍然不足,股票产品的创造确实会受到重视。然而,由于股市崩盘的教训,很难扩大数量,短期产品仍主要是债务。股票和债券相结合的新产品值得关注。

监督调查

外包业务的爆炸性增长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频繁关注。

今年2月初,外国媒体报道称,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大型银行会议,了解外包和杠杆率。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未来将控制外包市场规模和债券投资杠杆率。

随后,中央银行金融部官员澄清说,中央银行不限制外包,这是正常的市场调查。这位官员表示,央行已先后召集市场成员调查市场情况、大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还召集了私募机构。主要是为了深入了解市场情况,听取机构的需求和建议,没有明确的观点和相应的限制措施。

今年4月初,多家媒体报道称,证券监管系统也对债券市场进行了彻底调查。

《中国证券报》(China securities journal)援引深圳一位债券基金经理的话说:尽管没有明确的声明来监管银行外包业务,但我认为找出监管机构的底线的意义是耐人寻味的。

CICC分析师张继强也表示,外包模式是超越债券市场公认风险点的风险,财富管理和银行自营将大量资金外包,试图转移业绩压力。外包和投资可以通过定制服务实现优势互补。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杠杆和信用风险偏好往往被放大。在目前的利率水平下,有必要从风险中寻求利益。一旦未来出现更多的信贷事件,许多产品的基础资产将会受损,业绩也不会达到预期。会发生什么?在和平时期,它是否会导致流动性和波动风险值得我们思考和警惕。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银行委外资金的新去向:逃离债市、绕道私募进军股市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