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8字,读完约4分钟

北京75%的工业用地已被重新开发为居住用地,上海工业用地转化为居住用地的比例也接近60%。

“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相应的监测,许多生产活动造成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6月2日,同济大学教授、上海城市规划行业协会副会长于一凡告诉《中国商报》记者。

她说,工业用地以工业生产、交通和物流、市政设施等为代表。是高污染风险的存量土地,其再利用活动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登记、评估、修复和审核流程来控制。然而,目前缺乏对场地处理引起的二次污染风险的预防。

于一凡表示,从全国来看,从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基地到东北老工业基地,从东部沿海城市到三线建设期间发展起来的城市,钢铁、化工等环境污染风险高的重工业遍布全国。

从城市范围来看,城市中心区和郊区都分布着大量的工业用地,其中有许多环境污染风险较高的行业,如化工、造纸和冶金等。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相应的监测,许多生产活动造成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与此同时,由于危险货物的长期堆放以及工业原料和产品的储存和运输,一些铁路线路和物流站已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此外,由于缺乏保护措施,埋在城市生活空房间和海岸线的污染隐患不可低估。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造成城乡环境整体恶化,癌症村和白血病村的形成令人担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开始对旧城核心区的工业用地进行调整。由于许多空置的土地占据了良好的位置,住宅、商业、商业和创意产业往往成为再利用的首选功能。

据统计,北京75%的工业用地已被重新开发为居住用地,上海工业用地转化为居住用地的比例也接近60%。上海2040年发展战略空提出了未来城市建设用地零增长的目标,内涵式发展的机遇将主要来自城市内部800平方公里的原有工业用地。

“不难想象,一旦未经处理的污染场地被直接纳入再开发,甚至用于养老院、幼儿园、住宅区等功能,后果将是严重的。”于一凡说。

于一凡介绍说,工业遗迹可能受到的污染通常以两种形式存在:第一种是留在现场的固体工业废物、污水、带有沉积物和污泥的池塘、可感知的废气以及地上或地下基础设施,如储油罐、变压器、污水处理设施、生产和运输设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另一种污染物通过各种渠道迁移到土壤和地下水中,残留在内部场地和建筑结构中,甚至影响周围环境,如邻近的河流、湿地、沼泽或绿地,但场地内没有明显的污染迹象。

产业类用地有巨大利益 也有污染隐患

「由于未能就工业遗产再用进行预先环境风险评估,以及在清理场地后设立环境风险检讨机制,以及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很多受污染的场地已被重新发展而没有进行处理。并投入使用。”于一凡表示,规划管理部门缺乏对工业遗产污染历史的了解,即使意识到潜在的环境风险,也缺乏技术基础,难以做出合理的功能规划和空房间安排。

产业类用地有巨大利益 也有污染隐患

对有污染的工业废渣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来消除或控制环境风险,相关的处理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治理工业遗迹需要大量资金。例如,一个化工厂的污染控制成本预计将达到2.8亿元,这对任何组织或单位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于一凡表示,缺乏整治资金使得污染控制流于形式,质量得不到保证。

“鉴于城市功能转型过程中将会出现更多新的工业用地,工业用地的污染不应仅限于对工业用地现状的调查,还应包括仍在生产和市政服务过程中的工业用地。注册并评估系统管理。”她说。

由于工业遗产的成功再利用,世界上许多城市都为城市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伦敦的码头区、纽约的soho区、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黄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广东中山的綦江公园。“然而,在考虑将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更新和改造的机会时,我们必须首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这些遗址安全吗?”于一凡问道。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产业类用地有巨大利益 也有污染隐患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4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