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3字,读完约3分钟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重中之重,其核心内容是双方能否就“负面清单”达成共识。据报道,中国和美国同意加快双边投资协定的行动,并将在6月中旬向对方提交负面清单后立即开始谈判。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指建立以“准入后监管为主,准入前负面清单许可管理为辅”的投资准入管理体系,即政府不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负面清单”上的相关行业,在此清单之外,政府不应进行过于严格的监管。目前,世界上至少有77个国家采用了“入境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外国投资管理模式,许多区域贸易安排也采用了这一模式,包括《跨太平洋(报价601099,买方)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报价600558,买方)贸易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是推动改革的强大力量

此前,中国的外商投资管理模式一直采用国民待遇和准入后肯定列表的模式,审批外商直接投资准入,通过《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引导和管理,并将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类、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以开放促改革,放宽外资准入,积极构建更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政策体系,并在中国四大自由贸易区试行外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是推动改革的强大力量

与此同时,中国也计划在国内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强调从2018年起正式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否定列表制度是指国务院以列表方式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在中国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和业务。对于否定列表以外的行业、领域和企业,各种市场主体都可以依法平等进入。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是推动改革的强大力量

上个月9日,国务院会议要求建立行业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取消私人投资进入电力、电信、交通、油气、市政、养老、教育等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障碍,坚决取消对私人资本单独设定的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以确保相同的份额和权利,保护私人资本的合法权益。

这意味着中国准备使用负面清单制度来管理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但是,至少从目前的试点来看,国内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并没有带来很大的变化。目前,中国的私人投资正在迅速下降,中央政府正在研究对策。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进入门槛仍然相对较高,而且有许多限制。这些制度障碍也是供应方结构改革的阻力,也是缺乏投资私人资本意愿的主要原因。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是推动改革的强大力量

事实上,国内资本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应该比中美之间的清单更短,因为国家安全或一些需要保护的新兴产业可能只对外国投资有限或不开放。但对于国内资本来说,这些问题并不存在。中国资本,包括私人资本,应该有更多的投资自由。因此,如果bit完成谈判,其负面清单也应适用于国内资本。中国的私人资本不应低于外国资本,应享有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是推动改革的强大力量

我们期待比特成功着陆。虽然市场开放可能会给国内一些领域带来暂时的冲击,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Aiji、净值、信息)需要发展高端服务业,更高程度的开放可以提高市场竞争的水平和效率,促进产业发展。同时,中美之间的负面清单将有力地推动国内市场准入的开放,有助于激活民间资本,尽快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当前的改革需要强大的推动力,双边投资条约和负面清单制度都可以承担这一重要任务。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将是推动改革的强大力量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