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02字,读完约18分钟

【文案提要】2006年2月22日上午9点50分,新华网应邀加入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 如何具体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与往年相比有什么新的意义吗? 现在农村有什么困难? 关于如何处理等问题,与很多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将成为新华网的嘉宾

[越来越多的图像] [采访实录] [进入论坛]

2006年的第一号文件与往年相比有什么新的意义吗? 现在农业是怎么度过爬坡期的?

主持人:早上好。 各位网友。 又一年春耕时,祖国各地农村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从中央到地方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术部署。 今天来我们工作室的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马院长就如何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在现实中与许多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你好,马院长!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网民问南语:结合今天的一号文件,问了四个问题:中央国务院连续三年发行一号文件,证明三农问题已经到了矛盾严重的时候了吗? 你觉得这种紧急性有多严重?

[嘉宾马晓河] :连续于2004、2005、2006年发送了三份“第一号文件”,证明了中央对处理“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但不能说中国现在的“三农”问题矛盾严重。 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从城乡关系出发,从我们的经济实力出发,引出内需全方位,到了这个阶段,应该重视“三农”问题,不是说不处理问题就不能严重收拾。 到中国现在的快速发展阶段,农村的快速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我们国家现在的投资增长远远快于gdp,但我们的成本增长相对于投资来说相对缓慢。 大量的工业产品积压,特别是有点产业过剩。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目前我们面临的大问题。 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他们的收入,增加他们的支出能力,可以启动内需,处理我国工业产品积压,成为下一步增加的动力源,在这方面非常有利。 第二,当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通过多年的国债投入、财政投入基本成熟,城市道路、水、电力、通信等公共设施基本完整时,下一轮投资将投入哪里? 这也是个问题。 正好这个时候,中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对差距很大,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把一点公共财政投入到农村,下一步在投资方面也有利于支持经济增长。 有矛盾,但不一定矛盾很多。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主持人] :网民的南语是“今年的第一号文件与往年相比有什么新的意思?

嘉宾回答主持人的问题

[嘉宾马晓河]: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个1号文件分别重点。 2004年第1号文件以农民收入为主体,带动农民增收,提出了惠农政策。 2005年1号文件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体,这是“三农”的基本,提出了农业支持政策。 我认为今年是以新农村建设为主体,中央处理“三农”问题全面系统的战术思考,是农业支持、惠农政策的综合。 第一个是农民,第二个是农业,第三个是农村。 从今年的第一号文件来看,与前两个相比,今年的第一号文件多为农业支援、惠农政策。 第二,强度大。 例如,由于直接弥补的东西很多,农村税费改革等,政策的强度很大。 第三,全面,系统。 如果说2004年的1号文件和2005年的1号文件是指有“三农”问题的方面、农民、农业的话,这次是全面而系统地处理“三农”问题的战术构想。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主持人] :网民南语的第三个问题:根据文件,现在农业依然处于困难的爬坡阶段。 预计有多长时间进入稳定期?

[嘉宾马晓河] :文件提出我们国家现在的农业处于爬坡期,其中提出了三个矛盾。 第一,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脆弱。 第二,农业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滞后。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我是这样理解的。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当今城乡二元制度下迅速发展,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对较快,因此在经济社会的转变中,农村出现了一些矛盾。 例如,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出现了农民的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矛盾。 二是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即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这些事业发展迅速,与城市差距很大。 也存在农民有点难看病、上学难、社会保障难等问题。 第三,工农业快速发展差距很大。 从上到下,大家都重视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农业的迅速发展,它涉及粮食生产、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目前,我们国家从中长期来看,农业迅速发展严重滞后,不能满足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 第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这两年,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农业支持、惠农政策,使农民的收入从过去的4%上升到6.8%,但由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更快,现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扩大的结果,城乡的支出差距也扩大了。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嘉宾马晓河] :面对这些矛盾,暂时的半会,一年,两年来处理,恐怕不行。 我理解这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个重要时期还很长,几年的时间不太容易处理。 这些是长期积累的矛盾,这些矛盾可能很难由一次政府处理。 所以,我认为处理这个问题需要很长时间。 城乡二元结构引起的这些矛盾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从解放后到现在,更多,越来越严重。 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我认为首先是城乡矛盾不扩大,停止扩大,稳定,第二缩小,第三消除。 中国正处于从2000美元到3000美元国民经济增长的过渡期,这个时期正好是城乡、地区、人们之间的收入扩大期,在这个阶段不扩大收入差距、费用差距是非常不容易的。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主持人] :我认为网民的南语从第一号文件开始,促进农业,在城市带乡是一项长时间的任务,“很多计划”的幅度相当大。 你觉得怎么样才能充分使用“很多计划”的资金,经常使用,真的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血液和养分吗?

[嘉宾马晓河] :这个问题很好。 中央一号文件有一条,第一部分第四条必须专门促进农业,建立在城市带乡的长期机制。 中央为了支持新农村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进入了促进农业、在城市带乡的阶段。 这两年的一系列政策表明我们国家现在确实重视“三农”,我认为现在的国家在农村建设中,政策上确实在转变。 例如,第一号文件确定今后要保证新农村建设,2006年提出“三个以上”的政策,第一、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比上年高。 第二,国债和预算类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例比去年重要。 第三,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比去年高。 什么意思? 中央已经规定,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在这种“三个以上”的情况下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根据文件的第四条,今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是向农村的转变。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嘉宾马晓河] :这个意义非常大。 今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以我的理解,将来每年都会增加。 意味着国家从过去的政策少取转移到多预,过去减轻了税金负担等,在下一步,中央从公共财政向农村增加投入是明显的信号。 投入资金后,该怎么用? 如何真正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使用?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文件中已经对新农村建设如何使用好资金有了一些规定。 比如建议国家集中采用。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主持人] :你怎么集中精力?

[嘉宾马晓河] :我去调查,发现很多地方集中了中央和地方的一点资金,整个村子都在进行改造和建设。 我应该怎么用? 在现阶段,把钱给农民,利润并不是特别高。 有些农民可能拿钱去喝酒了。 有些地方政府采取的做法是例如建设沼气池需要2000元,政府对每个沼气池补助800元至1000元。 那我不给你钱,给你池塘和设备。 而且,用奖金弥补,你会按照我的要求建设一点项目,达到标准,检查合格后,我会给你报酬。 不是先给钱,而是你做得好,我给你报酬。 我应该怎么用? 第一,集中包装采用。 第二,改进支持方法,用奖弥补,用物支付。 第三,充电每个人动员群众,用大众民主协议的方法使用这些资金。 比如去赣州调查,赣州建设新农村,他们在村委会、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设立村理事会,理事由村里有点德高望重的人负责,这个理事会负责村里的一些重大建设,比如路怎么修,计划怎么好,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将成为新华网的嘉宾

新农村“五新”的内涵与中央提出的“二十字目标”有什么不同?

[主持人] :网友9月份的高跟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新农村的概念概括为“五新”,即新村容貌、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和新组织。 请说明这个“五新”的内涵和20个字的目标之间的区别

[嘉宾马晓河] :我觉得我这个“五新”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十字、五句意思一样。 你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的中国文化比较丰富,我提出“五个新”比较容易叫,容易记,提出长句很难记。 新农村建设这个概念不是新概念,也不是必须一个一个新灶做点什么。 新农村建设的概念继承和包含了传统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解决城乡工农关系方面的一系列“三农”政策。 而且,它又给新农村建设新时代的政策赋予了内涵。 新农村建设为什么变成了“五新”? 第一,新村的容貌。 要通过新农村建设的暂时努力,改变农村村庄的面貌。 现在去农村,很多垃圾。 通过环境的整备改变或改善农村村庄的面貌。 例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通水、电气、通道、广播电视,建设垃圾场,建设文化活动场,从而刷新农村面貌。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嘉宾马晓河] :第二,新产业。 新农村建设、产业迅速发展是核心问题,是根本问题,没有产业,别的建设可能没有基础。 要帮助农民建立支持他们收入的一点产业。 例如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迅速发展市场诉求的产品等。 为农民培育一点能支持当地经济迅速发展、增加收入的产业。 第三是新的生活。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帮助他们培育新产业,最后增加他们的收入,增加收入后,一定要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这就是新的生活。 彩色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手机、摩托车等,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第四,新风尚。 通过新农村建设对农民进行教育。 比如劳动技能教育,农业技能,外出打工技能。 另外,是乡风乡俗的教育、法制教育、道德从以前就流传下来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农民出现了新的面貌,实际上等于新的农民。 第五,新组织。 通过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基层,通过村民治理结构的变迁,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组织。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嘉宾马晓河] :比如我去了一点地方调查,发现很多地方新农村建设、村级村委、村党支部的建立等于以民主的方式选举村委,建立了村组织。 他们怎么建? 他们呼吁围着“三民”组成一个好班子,“三民”是亲民、爱民、富民。 他们通过“三民”建立好班子,然后培养好干部,通过民众选举把可靠的、确实为农民而动的人纳入班子。 我更简洁,更简略,理解新农村建设的20个字。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如何评价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主持人] :贺江兵:我是财经记者,在写新闻稿。 请告诉我两个问题。 你如何评价第一号文件中的农村金融改革? 系统有什么缺点?

[嘉宾马晓河] :今年一号文件中最明显的亮点是体制改革,体制改革的第25条专门为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而提出。 在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今年的新突破在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快速发展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等机构的政策规定后提出了一项政策,在县域内设立了多种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加 第二,大力培养自然人、公司法人、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 让农民迅速发展资金援助组织,规范民间贷款。 第三,要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事业。 通过各地设立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等方法,可以处理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困难的问题。 从这几点来看,我认为传统文件没有这么明确的规定,是新农村建设中最光明的亮点和突破。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主持人] :这些新东西传播什么消息?

[嘉宾马晓河] :传播的消息是中央表示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方面中央处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第一,必须通过改革实行多样的金融组织体系,有国有、民间和农民组织,第二,有资金用于增加农民迅速发展。 我认为通过这样的改革,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会明显缓解。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嘉宾马晓河] :过去的农村金融实际上是国有的,被称为农业银行、农业发行、信用社等机构。 这种情况所有的制结构都是单一的,供应渠道也比较狭窄,体制比较僵化。 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不能适应农业农村快速发展的需要,不能从根本上处理农民贷款难问题。 通过这样的改革,改变了以往的体制,试图从体制和供给总量处理农民融资难的问题。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和明年两年的要点是什么?

[主持人] :网民冷淡地看着天下的笑声,说:“我认为新农村建设不能笼统地说。 一个不能脱离实际的强制命令和形式主义。 二是逐步推进,确定几个步骤。 比如今年和明年的重点是什么?

[嘉宾马晓河] :这个网友提出的问题很好。 新农村建设确实不能笼统,应该有要点,有阶段。 我的文案是,新农村建设应该先用两年进行试验,再用十年进行宣传扩散,再用十年完全提高。 必要的阶段,新农村建设任务太艰巨,那是民心工程,是战术任务,也是长时间的过程,所以必须跟着阶段来。 每个阶段应该都有重点,不应该天女凋谢花。 例如,今后两年,各地方能否先稍微试验性地进行新农村建设? 在试行中,第一,先制定计划。 第二,按计划实施。 第三,实施计划时,一定要选择突破口。 新农村建设它们是突破口,要根据各地情况选择。 第四,要点和突破口一定要结合农民的实际需要,干部想做什么就要做什么,要结合农民的需要来处理。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嘉宾马晓河] :我认为飞行员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的副本中进行。 第一,重点处理农民最需要的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 例如路、电、水、能源、通信、广播电视、厨房翻修、厕所翻修、卫生所翻修、校舍翻修、宿舍翻修等。 另外,能否为农民创造必要的公共场所、垃圾解决场所是最基本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 第二,要点处理农民需要的公共服务。 例如,2006年、2007年,免除了农民9年的义务教育学费。 到2008年,全国基本上要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中央支付20元,地方支付20元,农民支付10元。 农民建立最基本的救助制度。 从农民需要的最基本的社会事业、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处理农民看病难、学校难、养老难等问题。 第三,帮助农民培育农业农村快速发展所需的产业。 第四,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第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硬件建设,而是软件建设,结合硬件软件。 所以要培养好班子,选好干部,为农民做点事实。 飞行员完成,获得成功经验后,在自然村宣传。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主持人] :学位远:如果100万人改变特别贫困的村庄,是开始生产还是初步改善他们的生活? 还是改善他们的思想? 还是改善管理?

[嘉宾马晓河] :文件上,生产迅速发展居第一位,生活富裕居第二位。 中央认为在20个字中,生产迅速发展很重要。 根据这份文件,第一步应该使生产迅速发展,处理生产所需的一点问题。 如果能成为村长给我100万,我肯定会优先处理农村最基本的生活所需的设施。 比如没有路,怎么让他快速发展生产? 不能喝水,地方病非常严重,如何快速发展生产?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嘉宾马晓河] :我首先要处理严重制约生产生活环境的基础设施,使农民能行走,农民能健康。 这是第一位。 当然,有一百万。 如果有了路,就要水处理,处理燃料,不要上山砍树,处理这些问题,然后教育农民。 我去了一点村,沼气池政府把补助金从800元给了1000元,沼气池建成后,农民通过煤气,改造厕所、厨房、小屋,使院子变得干净,每天都可以洗澡,其卫生面貌改造,老百姓的生活习惯是 借此机会教育农民,对农民进行一点训练。 比如,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 如果我是村长,首先处理农民最想要的、最紧迫的问题。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主持人] :你也提到了派遣一点优秀的乡镇干部进行管理。 网民说“正义才能进步”,乡镇机构改革问题已经提出多年,但机构臃肿、人员过剩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善,现在有更好的方法吗?

[嘉宾马晓河] :全国乡镇机构改革正在积极进行。 目前乡镇机构改革有三种形式:第一,基本不动,维持现状,做一点小调整,裁员一点。 第二,大力动乡镇事业单位,把事业单位全部打乱,以几个中心为中心,这些中心裁员,合并,大幅度减轻负担。 第二种形式的另一个方面是事业单位很少动用,动用乡镇行政机构,成为几个办公室。 第三,乡镇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都乱了,大动肝火,行政这几个办公室如综合办公室、工业快速发展办公室、社会服务办公室等。 事务所混乱后成为几个综合服务中心。 用这种方式减少机构,减少人员,减轻财政压力,提高业务效率。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嘉宾马晓河] :改革之际,通过县进行合并乡,这项改革的力量也很大。 现在全国没有统一的模式。 乡镇机构改革从这几种形式来看,我认为各有成效。 目前效果较大的是第三种形式,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全面改革,以合并乡为基础,改革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 但是,这也有代价,撤退者的配置是个大问题。 自己在乡镇处理这些人的供养问题,难度非常高,需要上级的财政资金,没有这个不行。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主持人] :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不出什么问题吗?

[嘉宾马晓河] :乡镇机构改革中,不使用的最大问题是机构改革后,另一方面,要配备一些分流的人员,处理这些人的后顾之忧,在这方面,国家要提供一些帮助。 另一方面,新体制建立后,必须坚决把好人关起来。 机构本身被压缩分流,在新机构关不牢,还有很多人进来,负担加重了。 机构改革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减轻人的负担,乡镇机构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为农民增加公共服务,提高他们的效率。

【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主持人] :有监督乡镇干部选拔的机制吗?

[嘉宾马晓河] :新机构形成后,现在有监督机构。

[1] [2] [下一页]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时讯】马晓河谈新农村建设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