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2字,读完约2分钟

本报记者王丽颖报道鞍山的七大民间文化冲刺“国遗”,海城喇叭戏确实是其重头戏。 海城喇叭剧为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鞍山做出那些努力备受关注。 记者昨天从鞍山市文化部门获悉,海城喇叭戏的急救整理成为当务之急。

【时讯】寻访民间老艺人“抢救”海城喇叭戏

目前海城喇叭戏健在的老艺人有陈永平、张绍寅、赵有年等,目前需要尽快寻找这些老艺人,录制视频资料,便于整理。 现在海城市文化部门已经得到了这件事。 另外,1998年至今,鞍山艺术研究所收集了海城扬声器戏的各种文案资料近一百万字,海城扬声器戏冲击了“国遗”,资料卷预计明年上半年出版。 现在,以儿童主题为素材的喇叭戏《小波浪跷跷板人》进入彩排阶段,预定于10月参加我省第一部儿童剧的驯服活动。 在急救阶段,一个海城扬声器戏剧基地有望落户海城市,其中设有扬声器戏剧博览中心、戏友活动和交流中心、学生培训场所,建设相关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时讯】寻访民间老艺人“抢救”海城喇叭戏

另外,省政府每年向海城喇叭戏项目发放的经费补助最高不到20万元,鞍山地方政府的部分资金补助预计还不足,民间资本的注入值得期待。 据说海城本土企业东北人文化传达有限企业的目的是用商业的方法经营海城喇叭戏的冲刺“国遗”。

【时讯】寻访民间老艺人“抢救”海城喇叭戏

信息链接海城号角戏的老艺人

陈永平,艺名“金号角”。 今年78岁的陈永平老人可以说是海城号角戏《德高望重的人》。 老人不会读写,但很敏感,喜欢学习,6岁从艺,师从陈子丰(艺名“陈三楞”),9岁可以在锣鼓、呗、二胡表演喇叭戏。 陪同民间戏剧班辗转于河北、辽宁。 1955年他定居海城,多次参加省级文艺比赛和地方公演,上演了好几万出号角戏,致力于海城号角戏的继承和发扬。 老人知道的曲牌的一部分极为珍贵。 另外两名老艺人张绍寅、赵有年等也是海城号角戏的优秀演员。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时讯】寻访民间老艺人“抢救”海城喇叭戏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7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