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3字,读完约3分钟

金默在线信“小个子郎,背着书包进学堂,不怕晒太阳,不怕风雨无阻……”这首儿歌《读书郎》是人们熟悉的曲子,鲜为人知的是抗战期间作者宋扬在贵州省 为了弄清这首儿歌产生的经过和背后的故事,记者最近开始走上了寻找“小儿郎”的道路 汪家山 杨开华,在安顺市西秀区华西访问汪家山村村民,苗族,今年51岁,他家是安顺有名的芦笙世家,家堂屋两侧,挂着大小芦笙和吞。 汪家山一带,现在只有杨开华一家能吹芦笙 记者来到杨开华家,找到了他78岁的父亲杨正坤和他81岁的伯父杨光明 “戏剧四队”到安顺之年( 1944年),杨正坤和杨光明还是20多岁的年轻人 两个老人想起,那时的汪家山苗寨,大部分男性吹奏芦笙。 每天傍晚,做完一天的工作后,长长的芦笙声在山寨前后飘荡 他们说每首曲子芦笙的调子都有它的歌词,为了学会吹芦笙,必须先学会背诵每首芦笙调子的歌词。 比如《小啊》的歌词是:小啊。 好小啊。 儿郎,骑马去学堂。 老师讨厌我小,肚子里有复印件 1945年,他们学吹芦笙没几年。 那一年,村子里确实有说普通话的人来村里,仔细看他们苗家的舞蹈,有时用纸笔记录芦笙的语义。 戏剧四队是安顺 安顺市西秀区民宗局,熊局长向记者介绍了当地史志专家杨志伟 杨志伟是原安顺市党史、地方志主任,编辑《安顺市志》,撰写了大量有价值的史志复印件 他向记者介绍了戏剧四队安顺后的情况 戏剧四队全部被称为反敌戏剧队第四队(原一队)。 这是1938年8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周恩来、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亲自组建的抗日文艺公演推进队。 刚到安顺,戏剧四队被安排到县立安顺女子中学 几个月的流浪汉,队员们为了保护演出道具等公共物品,把个人行李都扔掉了 眼前是寒冷的冬天腊月,安顺多雨,队员们住的地方又黑又湿,只把稻草当床垫,用幕可以御寒。 由于粮食中断,队员们集体齐心协力,在安顺市内寻找农民,寻找亲戚,借钱处理伙食费 《读书郎》查阅生辰记 关于宋扬的资料后,几周后,记者给北京的家打了电话。 电话边上,85岁的宋扬老师向记者讲述了《读书郎》创作的前后。 宋先生说,进入安顺不久,他们就知道郊外有苗族同胞居住区汪家山和下寨。 到了汪家山后,宋扬等人住在苗寨小学,白天帮学校上课,教唱歌,傍晚苗族同胞们从山上劳动回来后,他们访问贫困,时间久了和苗族同胞们打成一片 有一次,他们邀请经常在外面做生意的村民,让他用中文唱芦笙音调的山歌,这个人《小啊。 唱了《儿郎》,宋扬当时记住了开头的两个句子。 “好小啊。 孩子郎,骑马进入学堂。 由于迄今为止有过怎样的生活体验和苗族艺术学习,一瞬间,宋扬突然获得了灵感,有了创作的欲望,产生了儿歌《读书郎》。 (徐荣锋贵州都市报)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时讯】儿歌《读书郎》诞生在苗寨(图)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