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6字,读完约4分钟

内蒙古小城镇的城市化运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版记者魏松

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

我的家乡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一个小镇上。每年冬天,我家乡的居民都要忍受零下30度的严寒。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要求的“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快速推进,给这里的经济和生活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

所谓“十全覆盖”,是指内蒙古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十全覆盖”(以下简称“覆盖政策”)。这些项目包括重建破旧建筑、安全饮用水、街道硬化和其他社会保障项目。

“这个项目很大,涉及的部门几乎很多,比如建委、电力、通信公司、教育、卫生等。为了完成这项工作,许多其他政府机构也前来帮助。”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公务员学生告诉我。

“这就像去农村”

“今年,我们主要做十个全覆盖。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必须驻扎在农牧区,就像到农村去旅行一样。”当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学生第一次告诉我十大全覆盖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这样描述的。他们中许多毕业几年的人第一次去了农牧区工作。

在政策指标的压力下,许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甚至在去年“十一五”期间也没有正常享受“十一五”假期,而是派人到农牧区实施“覆盖政策”。

“基层干部也要去农村帮助农牧民做很多事情,比如安装网围栏、平整路肩、拓宽道路等。,但许多人从小在城市长大,现在也学会了许多工作。”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同学赵达说。我记得去年秋天我给他打电话时,他说他在农场开拖拉机。

许多基层干部被要求到农牧区去“服务”,而在工程需求较少的地区,许多干部为农牧民做“农活”,比如擦玻璃。

“这真的像去农村。”大钊叹了口气。

大钊认为,随着覆盖政策的快速推进,一些地区存在过度建设的嫌疑。

“例如,在一些人口减少的地区,过去是拨号上网。现在它不是宽带,而是直接换成光纤。然而,真正愿意承担光纤成本的人很少。”大榭说:“再过几年,很多小地方的人会越来越少,这样的建设不可避免地会被浪费掉。”

然而,在更多政府官员和农牧区居民的眼中,覆盖政策极大地改善了相对落后的生活条件。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政策都能顺利实施,比如覆盖政策中的“人与动物分离”项目。过去很多牧民习惯了放养模式,所以推广不顺利。

政策着陆点的魅力与矛盾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大规模城市化覆盖项目背后的成本也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这个项目的资金来源。

自治区一级财政已经为覆盖项目拨付了资金,但与政策要求的大力推进速度相比,资金缺口明显较大,这不得不让地方财政自己想办法;2015年,中央43号文件和预算法的实施限制了地方政府的借贷和融资行为。

要落实自治区政府的基本建设任务,遵循中央财政政策,降低杠杆率,收紧银根。

事实上,类似的问题目前在国内许多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并不少见,在东北这个小城镇的城市化运动中,两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和财权平衡的困境再次暴露出来。

尽管存在争议,但政府必须始终运作,政策必须始终得到执行。

因此,一些全覆盖项目不得不采用一些边际融资方式,如以企业的名义申请更多的银行贷款,或分期付款给建筑企业,如前两年30%,第三年40%,还款来源最终将在财务上筹集资金。

“这种借贷行为严格来说是不正常的,尤其是在(地方)债务控制严格的环境下。”一位来自省会城市投资公司的人士评论道:“但是(当地)政府也无能为力,因为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钱,你什么也做不了。”

更大的区别是施工时间。据一些人说,保险政策需要一个紧凑的时间表。然而,当资金和时间不到位时,不能排除某些项目可能会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另一方面,“覆盖政策”也被系统中的一些人视为消费生产能力、确保增长和稳定就业的有效方式。也就是说,在各种项目的推进中,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使剩余的生产能力变得有用,而相应的本地就业也受到驱动,从而保证了经济的增长。

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两种需求:第一,国家愿意缩小地方财力,减少隐性负债和财政负担,控制金融和社会风险的积累;其次,地方政府努力保证经济增长和消费生产能力,采取加强民生工程建设等更加可控和直接的方式作为实现路径,贯彻中央政策精神。

只谈论需求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在这两种需求重叠的地方,也是新问题形成的地方。

以上只是发生在内蒙古东北部这个小镇上的一个故事,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三、四线地区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压力下的现状。

(编辑:林鸿,记者微信:lw8346860)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内蒙小城的城镇化运动

地址:http://www.a0bm.com/new/5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