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3字,读完约5分钟

在1月26日至27日美联储发布的利率会议记录中,中国被提及11次。会议纪要显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略有放缓,但在制造业产出温和复苏的支撑下,中国经济仍保持活力。

在动荡的全球资本市场中,美元的作用就像一根指挥棒,全世界都在盯着美联储的一举一动。

美国东部时间2月17日下午,美联储发布的1月26日至27日的利率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决策者讨论了加息的原始路径的可能性。除了令人失望的美国经济数据之外,这份摘要还一再提到外界的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会议纪要特别强调了中国因素,“中国”和“中国人”这两个词先后出现了11次,是所有经济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会议纪要显示了美联储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中国正在进行的结构性改革和失衡的金融结构可能引发超出预期的经济放缓。然而,与此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略有放缓,但在制造业产出温和复苏的支撑下,中国经济保持了活力。

美联储最新纪要11次提及中国 称经济仍保持活力

中国当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研究员陈凤英告诉国家商报,中国和美国都是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国家,美联储在做出决定时肯定会考虑中国因素。从会议记录中披露的信息来看,美联储的判断是合理和客观的。

中国经济正在放缓,但仍充满活力

根据上述会议的记录,美联储官员担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有两个重要因素:大宗商品的持续下跌和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这两者都与中国有关。中国工业增速放缓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将在一段时间内限制新兴市场国家和其他大宗商品生产国的经济复苏。

与会者还讨论了中国经济的最新进展。他们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的结构改革和不平衡的金融结构可能会引发超出预期的经济放缓。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将会给新兴经济体和商品生产国的经济带来更大的压力,包括最接近美国的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经济可能会被拖累。

事实上,这种担忧并不仅限于美国。长江商学院教授李伟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所有改革在短期内都将是紧的,尤其是在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的时候,需要有勇气和毅力。

“我们已经看到美联储此次利率会议,并将外部因素置于更重要的位置,这在以前是罕见的。”根据陈凤英的说法,美联储担心的不是空.如果中国经济想要转型,它将面临经济下滑的风险,但这种风险不是硬着陆。

尽管会议记录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许多担忧,但他们对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会议纪要显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略有下降,但受到制造业产出温和复苏的支撑,中国经济仍保持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记录记录了美联储1月份的利率会议。当时的最新数据是,2015年12月,中国制造业pmi小幅上升0.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美联储主席耶伦在本月11日的讲话中也表示相信中国不会“硬着陆”。

陈凤英认为,耶伦作为重大宏观政策的决策者,判断中国非常理性。在中国转型期间,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同时存在,美联储会议记录也反映了这一判断。

通货膨胀还是利率谈判的核心因素

事实上,美联储担心的不仅仅是中国。在上述会议记录中,美联储决策者最担心的是当前的低通胀。

2012年,美联储将通胀目标设定为2%。每年年初,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将重申2%的目标。迄今为止,实际数字已经连续四年低于目标。

即便如此,美联储仍坚定地坚持“太极风格”,不给市场留下抓住美联储预期的机会。在表达通胀时,会议记录中的字眼是“如果通胀继续高于或低于目标水平”,据说这种情况会令人担忧。

然而,在美联储拥有投票权的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Rosengren)表示,正如美联储官员去年12月中旬预计的那样,最近的国际事件降低了美国通胀率迅速逼近2%的可能性。

他认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如果通胀回到目标水平的速度更慢,我们就不应该急于实现货币政策的正常化,而应该采取更渐进的方式来应对海外不利因素和金融市场动荡。

罗森格伦是美联储鸽派的主要代表,这次发布的一月份会议记录更倾向于鸽派。

从去年12月美联储宣布加息到今年年初,市场一直保持着加息的强烈预期。然而,本次会议的记录显示,美联储的政策制定者正在考虑改变加息的初衷。

此外,在谈到通胀时,会议纪要多次提到石油的影响,耶伦此前曾表示,美联储对当前原油走势感到意外。

根据陈凤英的分析,目前的超低油价不是一件好事,上游投资已经在减少,油价可能在2017年和2018年反弹。一旦油价上涨,cpi就会上涨。“暂时不加息的决定是正确的。会议记录显示,美联储已经预料到未来可能出现通胀,而通胀也将是决定美联储下一次加息的最重要因素。”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美联储最新纪要11次提及中国 称经济仍保持活力

地址:http://www.a0bm.com/new/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