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42字,读完约7分钟

记者对玉米种植大省吉林进行了实地考察。

无论如何调整和出售,农民都敢于种植

“玉米增加了产量,但没有增加收入。春天这个地方应该种什么?”这些天,吉林省松原市杜波乡杜波村的农民吴军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54岁的吴军已经种了20多年的土地。去年,他将玉米种植面积从2公顷增加到4公顷,一年后种植了超过9万公斤的玉米。

粮食产量增加了,但食品价格下降了。2015年,国家临时储存玉米上市收购价格被确定为“国家三级标准”,比上年下降0.12元。“如果你每磅玉米少卖1美分,你就会少卖2000多元。”吴军咬牙切齿地计算着去年的收入,但他就是没有亏钱。

“今年很暖和,有些‘躺在地上’都发霉了。我的家人没事。打谷后,我直接把它放在糯米房里继续晾干。”吴军指着自己院子里存放食物的地方对记者说:“我打算明年再卖,干糯米可以卖更多的钱。”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吉林省玉米临时储藏日均进度已超过6亿斤,并保持稳定和略有增加的趋势。截至1月27日,全省新增粮食658.1亿斤,同比增长233.4亿斤。

看着村里所有卖粮食的邻居,吴军有点着急,担心春节后价格会更低。对于新一年的玉米价格,农民们普遍预计它会再次下跌,一些人计划将土地转让出去种植,或者计划种植其他东西。

对此,吴军有他自己的看法,“土地要种!没有农业农民能做什么?明年,我计划种植玉米,但它仍然可以收集。把它种好,如果你达到30,000英镑,你还能剩下一些钱。”他觉得自己不再优秀了,他还可以留下一些柴火来烧。“冬天,你可以烧稻草取暖,不种玉米,你不用花钱买柴火吗?”

吴军算了算,重新种植了大豆,一片地一般产量约为5000斤,市场价格约为每2元1斤。“大豆一文不值,产量仍然很低。许多品种的旱秧不能长出豆子。”

种植花生和蔬菜怎么样?他还思考过,“它可以用技术指导来种植,但关键是在你敢种植它之前先把它卖掉。”

“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关键看收入,市场还是说了算。”榆树市农业局副局长孟已经在农村扎根几十年了,他深深地被这一点感动了。

玉米生产的现状和耕地的过度利用使得调整种植结构势在必行,这也为耕地提供了适度的喘息机会。近年来,虽然土地流转加快,规模经营不断扩大,但一户小农户经济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障碍。

“例如,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提出了适度休耕,但如何休耕,谁来休耕,谁来收钱,谁来监督都是问题。一个家庭农民说他已经休息了。如果他没有真正休息一下呢?”吉林省粮食局局长韩福春认为,种植结构的调整需要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逐步实现。

加工企业加紧优化流程,调整效果延伸到上游农业生产环节

一段时间以来,玉米原粮价格居高不下,深加工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面临停产和限产。据了解,吉林省目前有22家10万吨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其中14家能够正常生产。吉林省玉米年加工能力为300亿斤,但实际上只有200多亿斤。

尽管如此,吉林松原嘉吉生化有限公司去年还是投入了9亿元现金,支持项目的扩建和改造,优化产品结构。总经理肖飞认为,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具有天然优势,靠近煤炭和原料产地。在近几年的困难时期,企业最大限度地优化了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截至去年年底,吉林省的粮食库存仍然比较大。全省粮食库存1076亿斤,其中暂储玉米885亿斤,占总库存的82%。

“目前,该公司在现场储存了3.5万吨玉米,这是该公司大约15天的用量。”肖飞介绍说,这部分粮食的收购价是每吨1920元,随着价格的下降,收购价也迅速下降。

“就地加工转化粮食不仅能保证农民收入,还能让加工企业生存下来,解决就业问题。这是最大的好处。韩福春说,对于政府来说,农民和企业是“手中的肉”。

政策性收购和储存要求霉变玉米颗粒应小于2%,如果霉变玉米颗粒超标,需由深加工企业就地转化。自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吉林省根据企业购买和使用的玉米实际加工消耗量,每吨补贴250元。

嘉吉生化有限公司在2015年赚取了约26.8万吨含2%至5%霉变谷物的玉米。由于补贴政策,该公司2015年亏损6670万元。

“从长远来看,只有解决好国内外价格倒挂问题,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能力,实现玉米就地转化,解决农民卖粮和短期库存积压问题。”萧飞说,只有这样,企业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一吨玉米每年的库存成本为184元,只能储存3年。各部门必须密切注意研究如何依靠市场手段寻找销售机会。”韩福春说。他认为,目前“视天气而定”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最近几年,我们赶上了雨季,粮食丰收。半个山谷里没有水和脂肪,也没有脂肪和水可以哭泣。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

玉米除了减面积还要调什么

从今年开始,吉林省每年将建设300万吨新增仓储能力、50万吨新增出库能力、300万吨维修改造烘干能力和3万套农民科学粮仓,努力实现粮食流通平稳有序。

“中国东北的气候适合储存粮食,较大的库存对吉林省有利。”韩福春表示,储粮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成为吉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结构调整要靠市场,粮食生产要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作为粮食主产区,吉林省粮食年产量约700亿斤,其中玉米约560亿斤,水稻约120亿斤,大豆约8亿斤,杂粮和豆类约20亿斤。

据报道,去年吉林省大米销售形势良好。一公斤大米的市场价格约为1.65元,而高端大米的市场价格超过40元一公斤。优质大米市场推动了大米销售。在全省120亿斤大米中,已有100多亿斤通过市场销售。

“变米为米”不会增加储藏难度,但也能卖个好价钱。现在,吉林省正在努力在三至五年内把吉林大米变成高档大米,并力争平均每斤卖6元。

与玉米价格下调相比,大米价格相对稳定。“玉树市有超过10万亩的潜在土地,靠近水源,可以从旱地变成水田。农民更容易接受。”孟说,为了调整种植结构,玉树市还结合黑土地保护项目,通过补贴农民来促进大豆种植。

1月,虽然是冬季休闲季节,但100多名农民代表聚集在吉林省临江市,参加藜麦种植示范推广培训会议。

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许多村庄位于高寒山区,适合藜麦生长。“随着‘退耕还林’种植结构的调整,临江市特色作物数量不断增加,今年将推广荞麦种植90年。”市农牧业局局长杜毅介绍说。

去年,临江市四道沟元宝顶村的农民李传武种植了23英亩藜麦。“每亩超过300公斤的,企业按每公斤8元回收。你可以种一亩地的玉米,即使产量是1400磅,也可以卖到1200元。”李传武计划今年再次扩大种植面积,并带领更多农民接种藜麦订单。

"调整结构比调整市场要好."孟认为。目前,吉林省正在加快资源整合和品牌培育,全力打造“豆米品牌”。同时,探索可复制、可扩展的模式,统筹杂粮、豆类等优势特色农产品(000061,购买)的品牌培育和营销。

“供应方面的结构改革也要求粮食生产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例如,抗虫性高、含水量低的优质玉米更容易以好价格出售。”韩福春说,国家临时储存标准也导致高质量的粮食生产。

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国家也提出了以青贮玉米、粮豆轮作、花生和杂粮生产为主要因素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向。其中,畜牧业发展需求的结合无疑是前提。关于如何落实国家政策,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有关人员表示,具体政策仍在研究中。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玉米除了减面积还要调什么

地址:http://www.a0bm.com/new/5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