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93字,读完约6分钟

世界各地不断传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消息,空之前的宏伟目标和政策力度令人印象深刻。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近40个城市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当地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根据《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到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计划达到10万台,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

同时,许多权威机构预测,到“十三五”末,中国机器人产业集群的产值预计将超过1000亿元。

然而,根据一些地方的规划,即使只有一个城市也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因为许多城市将2020年机器人的产值定在1000亿元甚至更高。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有10大机器人产业城市,包括广州、深圳、上海、南京、天津、沈阳、重庆等。,各城市提出的2020年机器人产业(包括智能制造)销售收入或产值的量化目标已达到9000多亿元。如果考虑到各地机器人产业的规划,2020年机器人规划的总产值肯定会超过1万亿元。

近40个城市瞄准机器人 地方产能目标远超国家规划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机器人行业会不会像光伏行业那样出现无序竞争,最终导致高端行业的低端化,甚至坏账也会挤出好钱?

火热的布局

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起点之一,各地竞相布局机器人产业。但在追逐我的热潮背后,一个问题也浮出水面:机器人行业过热了吗?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在过去的两年里,各地已经出台了77项机器人扶持政策,40多个机器人产业园区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

世界各地不断传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消息,空之前的宏伟目标和政策力度令人印象深刻。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中国近40个城市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当地重点发展方向。例如,南京提出“中国机器人产业先进基地”;重庆提出“中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机器人产业基地”;东莞提出“中国机器人产业第一城”。

近40个城市瞄准机器人 地方产能目标远超国家规划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各地机器人产业规划中的生产能力、产值、企业数量等一系列量化指标都远远超过了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相关指标和行业的预判需求。

具体来说,到2020年,重庆的目标是全市机器人行业的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东莞计划机器人和智能设备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此外,南京提出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机器人协作创新中心和产学研联盟,年销售规模1000亿元;洛阳提出机器人和智能设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

仍有许多城市为机器人产业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标。然而,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到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计划达到10万台,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广泛使用的普通焊接机器人和agv机器人的价格约为20万英镑。在记者之前接触过的实际“机器代替人”案例中,甚至有大约10万个机器人。

根据一个工业机器人20-50万元的计算,在“十三五”末,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年销售收入只有200-500亿元左右,服务机器人的总规模应该在1000亿元左右。根据国家建设制造强国咨询委员会和其他机构的早期预测,“十三五”末中国机器人的产值也在1000亿左右。这个数字与各地计划的一万亿元以上的总产值相差甚远。

近40个城市瞄准机器人 地方产能目标远超国家规划

这种计划差距是否意味着在不同地方启动的机器人项目有过热的趋势?

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张旭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目前对机器人缺乏严格统一的标准,各地不同层次的统计数据也不尽相同。一些城市已经将过去的一些自动化产业和应用纳入机器人领域,旨在大力创造动力。

然而,在这些数字背后,地方“大发展”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工业机器人不像汽车。一年不可能有几千万台。有几万台就好了。”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副主任宋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虽然当前的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升级(Aiji、净值、信息),创造一个巨大的机器人市场是必要的,但空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各地都在“下大力气”,这很容易导致产能过剩。

近40个城市瞄准机器人 地方产能目标远超国家规划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独家采访时,许多行业专家也表示,机器人行业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必须警惕过热风险。在全国范围内奔波很容易导致分散资源的发现、重复建设和低端竞争。行业和政府都应该及时冷静思考。

补贴的混乱

应该指出的是,在机器人产业的“竞争”中,许多地方都为机器人制造商和“机器一代”提供了有吸引力的“补贴”政策,补贴金额从几万到几千万不等。

例如,杭州已经明确表示,满足某些“机器生成”条件的单个项目的资金数额可达2000万元;烟台出台的政策规定,烟台企业开发生产的第一台机器人设备最高补贴为100万元。

东莞市广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总顾问钟永龙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近年来已投资数千万元“以机代人”,最近才收到约50万元的最新补贴。

这就是政府希望在“投入”真金白银后看到的效果。然而,在这场“补贴”战争中也存在一些隐忧。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最近撰写的一份机器人研究报告指出,政府产业的“补贴”可能导致国外机器人企业大量涌入,进而挤压国内和本土机器人企业的发展。

更大的问题是,这也导致一些机器人制造商靠补贴“生存”,他们不愿意专注于技术,导致低端产品充斥市场。甚至,坏钱赶走了好钱,这导致一些不熟练的机器人制造商“坚持”在行业中。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技术不成熟,许多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利润实际上被消耗在项目的反复修改上,如果不给予补贴,许多机器人企业将会亏损。

毕竟,拥有核心技术是关键。

张旭认为,如何让制造企业主信任国产机器人是国产机器人应用的基础,也是国产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国内机器人行业迫切需要尽快填补人才、技术和信息交流对接平台的不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015年,中国对工业机器人的新需求达到72,800台,占全球的25%。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2016年版)预测,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同比增长30%。

“国内机器人正在兴起,但任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各地能够从竞争布局转变为家用机器人联合技术研究和产业链协作创新,这将是家用机器人加速发展的机会。”张旭说道。

在许多地方加紧推出机器人产业的同时,如何避免高端产业的低层次重复建设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近40个城市瞄准机器人 地方产能目标远超国家规划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0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