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89字,读完约8分钟

“确保注册审核顺利对接和顺利启动”,“推出专业化水平的创业板企业”,“恢复深圳主板ipo发行”,“承担中小市值股票的回报”,“积极争取‘深港通’尽快启动”...201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充满期待。

2015年12月3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召开第三届理事会第46次会议,研究审议理事会2016年工作思路、深圳证券交易所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安排、产品业务创新与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015年12月31日,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表示,深交所第三次董事会会议的内容实际上是深交所层面对十三五规划的微观展示。上述会议要求持续推进的几项关键任务中有许多亮点。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恢复深圳主板ipo发行”和“承担中小市值股票的回报”等举措背后,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定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即完善了多层次市场,竞争格局更加全面和市场化。

最重要的三件事

上述会议需要继续推进的六大任务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改革服务供给侧结构;加快创新发展,丰富具有深圳特色的现场产品体系;加快跨境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双向市场开放和互通。加强一线监管,转变和提升自律体系和机制;拓展平台渠道,积极培育市场长期增长势头;加强自我管理和建设,不断打造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

两大交易所全方位竞争 深交所15年来首提“恢复主板IPO发行”

2015年12月31日,一位接近深交所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在六大任务中,最重要的是三点——注册制度、“创业板分业”和“深港通”。

关于资本市场改革的核心——登记制度,上述会议的声明是落实股票发行登记制度改革的要求,建立公开、透明、高效的审计机制,提供足够、强大的审计队伍,满足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不同类型企业的审计需求,确保登记审计工作顺利对接、顺利启动。

其中,“创业板单独层面”再次得到澄清。

上述会议指出,强化新动力,拓展新空空间,培育新供给,全面实施和深化创业板改革,推出创业板企业的特殊层次,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大幅提升创业板的包容性,为特殊股权结构的亏损企业顺利上市融资奠定基础,为新三板企业向创业板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位资深资本市场人士向记者解释说,“为新三板企业向创业板试点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的表述比之前关于董事会转移的表述更加淡化,逻辑也有所改变。

2014年10月,中国证监会在《关于支持深圳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意见》中明确表示,将推动在创业板设立特殊层级,允许符合条件且尚未实现盈利的互联网和技术创新企业在新三板上市一年后在创业板上市。在深交所2015年前期工作重点中,提出了“推进新三板和创业板试点转移”。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提法强调‘单一层次的创业板’本身的独立性。”前述资深资本市场人士表示。

上述会议围绕“加快跨境合作,从更高起点推进双向市场开放和互通”议题,重点积极争取深港通尽快启动。

2015年12月,HKEx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深交所和HKEx已经为“深港通”做好了一切准备,现在他们正在等待政策东风。

15年来首次提到“恢复主板上市”

最受市场关注的无疑是“恢复深圳主板ipo发行”的提法。

上述会议指出,深交所将降低直接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升级重组,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新的机制,扩大主板和中小企业板。恢复深圳主板ipo发行,服务国企改革,培育更多市场化蓝筹企业。完善中小企业板,发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主平台的作用,承担中小市值股票的收益。

上述深交所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深交所“恢复深交所主板ipo发行”之前曾被小范围提及,但这是首次公开。

回溯历史,深交所主板的ipo已经停牌15年。以“准备创业板市场”为名,自2000年9月起,深圳证券交易所已暂停新股上市三年多,上市公司所有新发行的新股已全部转让给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述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表示,200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没有暂停ipo的实际文件。深圳证券交易所希望恢复主板上市,提高交易所的水平,并且一直在努力。现在条件相对成熟了。

上述会议的亮点还包括:“完善中小企业板,发挥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主平台的作用,承担中小市值股票的回报”。

上述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让中国证券交易所回归是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希望做的事情。深交所进行中国股票的回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ipo,另一种是借壳上市。中国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主要是在创业板及其独立的层面上进行的。由于创业板规定不允许借壳上市,中国股票必须在主板或中小板上市。

两大交易所全方位竞争 深交所15年来首提“恢复主板IPO发行”

有过这样的案例。例如,巨人网络借了世纪邮轮(002558.sz),分众传媒借了奇喜控股(002027.sz)。

另一个难得的提法是,上述会议提出“积极推进交易制度改革,探索不同市值股票的差异化交易机制。”

"探索不同市值股票的差异化交易机制仍处于起步阶段."前述接近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人士告诉记者,总体思路是,由于这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有必要为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的上市公司提供支持和差异化的制度供给,包括交易机制。例如,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可以讨论是否有其他关于跌停板的规定。

两大交易所在各个方向展开竞争

随着沪深两市的发展,它们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直接。

“自2000年以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高层定位已开始相对清晰。上海证券交易所专注于大型蓝筹企业,深圳证券交易所专注于中小型创新企业,但两者之间的界限现在越来越模糊。”上述接近监管机构的人士表示。

2004年5月,中小企业委员会成立。今年以来,企业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分界线是公开发行1亿股股票。2009年10月,创业板正式开业。算上创业板,沪深两市在上市审核渠道上的实际比例是1:3。

自2010年11月以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在ipo企业资源上形成了新的默契:原则上,融资资本在8000万股以上的IPO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资本在5000万股以下的原则上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融资资本在5000万-8000万股的上市公司由发行企业自主选择。金融上市公司以4亿股为分水岭。

这种默契最终在2014年被打破。

根据Flush ifind的数据,2013年上海股市a股交易量为228008.85亿元,深圳股市为236039.09亿元。这是中小企业被列为主流的十年。与2004年相比,2013年沪深两市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在过去的十年里,上海证券交易所显然没有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展得快。

2014年3月,规则发生了变化。中国证监会表示,首次上市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沪深两市选择自己的上市地点,与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无关。因此,ipo原本只属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为股本低于5000万股的上市公司筹集资金已成为沪深两市的一个战场;此外,根据平衡沪深两市初始创业者数量的原则,安排了审核流程,沪深两市在上市审核渠道中的比例基本改为1:1。

两大交易所全方位竞争 深交所15年来首提“恢复主板IPO发行”

“我从未见过如此活跃的市场。”2014年4月初,一位中国南方的资深投资银行家曾描述过上海和深圳证交所争夺上市公司资源的“战斗局面”。

与创业板相对应,上海证券交易所也有增量布局。

在2014年两会期间,上海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桂敏杰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研究和推动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定位为服务规模略大、超越成长期的相对成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2015年12月25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国务院政策例会上表示,战略性新兴市场板块必须在2016年推出。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加紧完善具体建设方案,起草各项业务规则,开发相关技术系统。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战略新兴板实际上与创业板形成了对中小创新企业资源的直接竞争,包括战略新兴板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承接中国股票回报的重要棋子。

根据上述分析,深圳证券交易所力争恢复深圳主板的ipo发行。尽管未上市的蓝筹股资源远不如中小创新企业丰富,但它们也能使两个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更加全面和市场化。此外,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的后续推出所形成的竞争格局非常有趣。

“对沪深交易所来说,改善其多层次市场并实现全面竞争并非坏事。”上面提到的人说。

(电子邮件:chenxich@foxmail。com)

(编辑:吴燕玲:邮箱:wuyl @ 21jingji)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两大交易所全方位竞争 深交所15年来首提“恢复主板IPO发行”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2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