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6字,读完约3分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丁肇中一直领导欧洲核中心l3实验组的工作。 在高能物理的一系列实验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近年来,他转向宇宙线高能物理行业,在空之间的车站建立了阿尔法磁谱仪,领导了探测宇宙中暗物质和反物质的事业。

【时讯】《大家》:丁肇中

主持人:一位科学家曾经做过比喻。 他说人类就像生活在海洋深处的深水鱼,没去过海边。 我注意不到自己住在水里。 只有当水溅起水泡时,聪明的鱼才会观察水。 我们原来住在水里。 你和其他科学家就像这样聪明的鱼吗?

丁肇中:也许是这样,但我认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动力是好奇心。 每个研究者可能有不同的动因,只能说是我自己。 我最重要的司机是好奇。

主持人:好奇心促使你从最微小的粒子到最广阔的宇宙,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吗?

丁肇中:是的。 这样的研究可以不断深入。 你不做实验,就永远不知道谜团和真相。 请想想一百年前,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和现在完全是两码事。 100年前,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学元素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元素。 几十年后,我们发现原子核是最基本的。 后来进一步发现基本粒子是最基本的。 基本粒子在1970年代以为是夸克,但没有人知道100年后会怎么样。

【时讯】《大家》:丁肇中

主持人:是从事终身研究的物理学家,如果不知道自己研究的“谜”是什么,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疑问和茫然感吗?

丁肇中:我怀疑的是实验技术本身没有错吗? 我从来没有做过方向错误的实验。

主持人:你是个非常自信的人。你总是说,你必须对自己有信心,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如果别人不同意,那是别人的事,决不能因为他们不同意就改变你自己。 但是,你必须不断怀疑自己。 这好像有点矛盾吗?

丁肇中:我有自信。 另外,你也可以自己怀疑。 这并不矛盾。 如果你拒绝怀疑自己,有错误,那就糟了。

主持人:你怎么把握这个自信和怀疑之间的程度?

丁肇中:我自信你的实验会成功,但在做具体的每一步时,都要非常小心,要花很多时间检查它。 实验中的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你最后的错误。

丁肇中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 获得诺奖的人。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密歇根州安伯。 青少年时代,丁肇中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小学和中学毕业。 1956年回到美国,在密歇根大学学习物理学。 1959年获得物理学、数学双学士学位。 1960年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6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64年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时讯】《大家》:丁肇中

1965年—1966年助理教授。 1967年—1968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副教授。 1969年教授。 1963年成为福特基金会成员,日内瓦欧洲核研究机构成员。 兼任1970年美国物理协会举办的“粒子与场”研究项目的顾问,担任“核物理通报”的副主编。 1975年成为美国科学艺术研究院士。 后来成为了美国物理学会、意大利物理学会和欧洲物理学会的会员。 因为独立发现了j/w的新粒子,所以与李克特共同获得了197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获得e.q.lawrence奖。 1977年获得a.e.eringen奖牌。

【时讯】《大家》:丁肇中

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力学、v辐射和物质相互作用等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领导“l3集团”,在新粒子搜索、粒子物理新现象研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事业。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时讯】《大家》:丁肇中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7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