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6字,读完约4分钟

时报评论

Fansili

实体经济的积极信号再次得到证实。

根据国家统计局4月27日发布的数据,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7.4%,增速较前两个月提高2.6个百分点。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1%。

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还有其他数据支持第一季度经济正在好转的结论。作者简单列举如下。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继续改善。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2%和7.5%,同比分别增长1.1和1.7个百分点。

今年3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大幅跃升至50.2%,高于荣耀线,自2015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扩张区间;财新制造pmi为49.7%,低于荣枯线,但较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新发布的4月份中小企业新增民生供给制造业指数再次大幅反弹,比3月份高3.3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复苏的内生驱动力较强。

根据作者的分析,从实体经济的整体情况来看,工业增长的短期加速与制造业pmi数据的恢复相结合表明,在需求改善和预期恢复的共同刺激下,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正进入短期补充库存的繁荣周期,这一点得到了价格恢复的相互印证。

也就是说,3月份工业产品的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上升,这是自2014年1月以来的首次,第一季度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连续三个月缩小。应该强调的是,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笔者认为,第一季度生产者价格指数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需求的改善,传达了经济正在逐步稳定的积极信号。

此外,第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2%,同比增长2.3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同比增长0.2%,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也证实了实体经济的复苏。

根据上述数据,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初步扭转了2015年利润下降2.3%的局面。需要指出的是,工业利润增长率正在上升,这不仅受到经济积极因素的影响,而且具有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复苏性的特点。

笔者认为,在对实体经济持谨慎乐观态度的同时,应看到当前工业经济仍处于产能过剩化解、结构调整和权力转换过程中,影响工业经济稳定发展的需求不足、库存压力和资金困难等问题依然突出。工业企业的效益能否继续稳步增长,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作者的判断依据如下:

首先,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增长2.4%,投资收入、净营业外收入等非主营业务收入对利润增长影响明显,表明实际经济需求的实际恢复带来的利润增长不稳定、不可持续,后期可持续性有待评估。

第二,在41个主要工业行业中,虽然第一季度31个行业的利润总额同比有所增长,但新增利润集中在少数行业。例如,仅3月份就新增利润最多的五个行业,即计算机通讯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制造、汽车制造、石油加工、焦化及核燃料加工、医药制造,新增利润总额503.8亿元,占所有行业新增利润总额的88.8%。这表明,大多数工业领域的良好运行基础仍需巩固,不能武断地得出工业企业经营状况逆转的结论。

实体经济回暖为推进改革赢得机遇

此外,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还有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7%。同期,集体企业利润总额下降1.4%;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增长8.4%;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总额增长8.9%;民营企业利润总额增长7.7%。这表明,任忠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需要提高经营效率和质量。

实体经济回暖为推进改革赢得机遇

简而言之,中央政府实施的供应方结构改革才刚刚开始。目前,实体经济的反弹仍难以归因于供应方力量的结果,但实体经济的改善为推动供应方结构改革赢得了机遇;相反,供应方的结构性改革措施能否取得成效,也是实体经济复苏能否持续的关键。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实体经济回暖为推进改革赢得机遇

地址:http://www.a0bm.com/new/8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