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4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济南5月16日电(记者汪洋)在山东省蒙阴县云梦湖生态区郝敏缝纫加工厂的车间里,30多名库区妇女正在为临沂批发市场制作一批文具袋。

“材料加工让我在家工作赚钱。我的收入大约是每天80元。这足以补贴我的家庭。我不会耽误接孩子做饭。我怎么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呢?”李艳秋是一个贫困家庭,他在当地办了一张卡。从去年开始,她一年到头都住在云梦湖水库,所以她不用担心出去工作。

蒙阴县位于沂蒙旧区,是一个山区县,工业相对落后。全省有65个重点贫困村和40个水库村,贫困家庭12,589户,贫困人口26,384人,其中近一半是妇女。

"解决农村妇女脱贫问题是成功的一半."蒙阴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光宝说。

由于贫困户主要分布在山区和水库居民,该县采取了灵活的来料加工发展模式,引进小微企业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郊区或村庄设立来料加工厂,以吸引贫困户就近工作。

蒙阴市欧尚玩具加工厂是由归国青年企业家刘端村创办的加工企业,在周边五个村庄设立了加工点。“我们只有一家加工厂让600多名留守妇女找到了工作,人均月工资约为2000元。”刘端存说道。

来自路畅镇路畅村的53岁村民柳宗英在这家加工厂工作。因为她的丈夫在前年的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工作能力,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被切断了,她的两个女儿还在上学,这使得经济压力不小。“每天,我可以缝制500多个熊玩具,并获得计件工资。我每月有一两千元,我的生活是有保障的。”

44岁的张雪莲住在路畅镇北围子村。她家里有10英亩小麦。她在农场工作不忙的时候来玩具厂车间工作。灵活的工作方式给了她一份副业来补贴家用。

路畅镇宣传委员薛新宇(音译)表示,许多登记在册的农村贫困家庭以前没有收入,全职在家照顾孩子,或者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工作。然而,用供应的材料加工的简单工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并且可以解决吃饭的问题。

加工业不仅促进了沂蒙旧区的精确扶贫,也改善了部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问题。

在镇西三庄村,81岁的杨和78岁的罗继兰在做玩具熊的时候聊天。虽然老年人行动迟缓,但每天处理200只泰迪熊可以赚取接近20元的生活费。“不要把缝制玩具视为休闲,你和你的妻子已经赚了一天的钱。”

像杨这样的老人,由于年老失去了工作能力,没有能力耕种土地以获得固定收入,也不想住在养老院。用进口材料加工使他们的家庭生活舒适而充实。

蒙阴县妇联主席赵胜华介绍,蒙阴县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引导贫困妇女边织边织,探索建立了“公司+协会+基地+妇女”的产业发展模式,将订单、加工车间和加工点向贫困村和贫困户倾斜。“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山东蒙阴:“来料加工能挣钱 不误孩子和农田”

地址:http://www.a0bm.com/new/9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