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6字,读完约4分钟
据路透社报道,上海和北京的人行道上,多辆亮黄色的ofo共享自行车处于“多年不修”的状态,链条松动,车轮弯曲,油漆开始褪色,反映了这家中国共享自行车初创公司的迅速崛起和急剧衰退。
数百万的ofo客户要求返还押金,ofo创始人也同意考虑破产。 ofo的困境给中国科技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他们往往投入数百亿美元的资金,进入共享自行车、网约车、快递等亏损业务。 日前,ofo进军海外市场,从阿里巴巴和滴滴移动等投资者那里筹集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如今倒闭的共享自行车企业3vbike创始人巫盛华说:“现在共享自行车业务似乎是最愚蠢的业务,但中国最聪明的人想参与进来,现在看来真的很奇怪。”
ofo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ofo的共享自行车非常方便,扫二维码到处都能找到。 它从北京的校园成长为年轻、城市时尚的象征。 这家企业得到了20亿美元的评价。 ofo及其主要竞争对手摩托车( mobike )的自行车在大部分城市街角都能找到,数量惊人。
ofo的广告展示了以鹿晗为主角,时尚的年轻人在街上最时髦的地方骑自行车的场景。 过去两年,数十家小规模的同业竞争对手在中国出现,但最终以破产告终。 剩下的主要同行竞争对手是ofo、阿里巴巴支持的晕车、被美团收购的摩拜自行车。
但是,争夺市场份额而展开的激烈竞争意味着ofo及其同行竞争对手很难将人气转化为利润。 由于供应商欠下的债务到期,顾客退还押金的要求增加,ofo的生存目前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科技初创企业metaapp创始人、移动前员工周喆吾表示:“这是一项非常棘手的业务,所有利润都被竞争所吞噬。 它需要成为更大的公司的一部分。 这和电子邮件很像。 虽然社会上有很多利益,但是没有一个电子邮件提供商可以设置准入壁垒,所以谁也不能托管电子邮件,最终谁也赚不到钱。 ”。
世界范围内扩大
高峰时期,ofo在20多个国家开展自行车共享业务,从法国到澳大利亚,再到美国。 但是,企业内部的人表示,尽管这家企业想要高速发展,但他们发现了从交通法规中故意破坏和上升公共物品等一系列障碍。
参与国际扩张的ofo干部说:“回顾过去,管理层当然有问题,我们正在迅速扩张。” 这位高管还表示,ofo将不得不退出以色列、德国、美国等市场,抛售资产,多辆自行车售价仅为2美元。 ofo和阿里巴巴没有回应评论请求。
前高管还提到了进入日本市场失败的尝试,后者要求与软银集团合作扩大在日本的业务。 但是,在与软银支持的滴滴旅行的收购谈判破裂后,该计划以失败告终。
自行车存放在仓库里,所以费用也很高。 这位干部说:“我们损失了很多钱,但现在这些自行车还是塞在仓库里。 ”。 滴滴拒绝置评,但引用早些时候的声明,该公司不打算收购ofo,承诺未来将继续支持“独立快速发展”。
“赖先生”列表
在中国,忠实的顾客非常喜欢ofo。 他们在ofo位于北京的办公室前排队,提前支付采用这项服务的押金。 但是,迄今为止已有1300多万人在网上申请退还押金。
21岁的姜哲是北京的大学生。 他说一般采用ofo为共享自行车购买月票,因为最近很多车坏了。 姜哲说:“我最近没有用过ofo。 因为还没有找到可以使用的自行车。 ”。 姜哲现在是许多要求返还押金的人之一。
在上周给员工的信中,首席执行官戴威表示,企业处理现金短缺问题的部分原因是顾客要求退还押金和向供应商付款。 他说企业将在“痛苦和绝望”中继续战斗。
根据路透社看到的法院12月4日签署的命令,北京法院将戴威列入“老赖名单”,禁止上传高级酒店、乘坐头等舱、送孩子去贵族学校。
中国受欢迎的创新企业罕见地濒临破产,一些政府机构对此表示担忧。 交通运输部此前要求ofo优化押金返还流程,呼吁越来越多的“宽容”,支持国内创新快速发展。
但是,包括原ofo干部在内的大多数人并不认同这一点。 “对企业来说,要回到过去的黄金时代是非常困难的,不能像以前那样了。 我想很多人都在等待最后一天的到来”(小小)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ofo迅速崛起又急速衰落 共享单车真的是愚蠢业务吗”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9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