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17字,读完约17分钟
本科技信息5月28日,近日,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举行。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数字经济”高端对话论坛上表示,腾讯目前正在不断减法,为其他合作伙伴提供平台,而不是抢夺对方饭碗。 他想和其他伙伴共同建设数字生态。
“以前因为帝国心而被认为是封闭的。 7年前,我们注意到,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整个行业,心态开始开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走上了生态模式。 我们要和其他公司互利互惠,携手推动生态走得更远。 七年证明了我们的变化是正确的。
我们在做越来越多的减法。 我们不做大家就会吃亏。 我们必须做。 一个生态系统的人最好往前冲,让他们去做。 我们的焦点是我们的平台能提供的东西吗? 扫描二维码,通过这个动作联系线下。 这样的方法和伙伴,就会找到自己的定位。
比如医疗,你说我们队也在做,我觉得打不过其他公司。 不是我们擅长的。 但是,我们可以给你一个微信平台,提供医疗平台,让客户找到互联网医疗服务。 这样我们可以容纳很多行业。 我们不是抢工作,而是让他们做得更好。 我不喜欢对其他公司这样的说法。 似乎把自己放在上帝的观点上。 我们想多做助手,帮助别人。 (周奕婷)
以下是马化腾演讲的全文。
尊敬的志刚书记、领导、嘉宾、媒体朋友
早上好! 这是我第四次来贵阳参加几博会。 这四年间贵阳有很多新的变化。 其中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个城市越来越有活力,越来越年轻。 这不仅仅是感觉,可以从大数据中统计分解。
我们根据微信、qq这几年的大数据统计分析,年轻客户的分布和流动情况反应出不同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如今年春节期间贵阳16至35岁的年轻客户非常高,我们在春节贵阳还有很多年轻客户从其他城市涌入, 基于这些大数据,在今年的qq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排行榜上,贵阳可以说成为了全国最年轻的城市。 年轻人为什么喜欢这个城市呢? 具体原因我现在也不知道,但是贵州这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很快,特别是大数据产业实现了弯道超车。 我最近和其他省份的许多领导人表达了信息,他们都提到了“贵州模式”,纷纷表示赞赏。
以前以为贵州的山交通不便,多雨天气,但今天这些缺点反而成为得天独厚的特征。 近年来,国内外多家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在贵州设立了数据中心,大数据成为贵州的新名片。 目前,腾讯在贵安新建的七星数据中心开始试运行,今年下午,我将前往现场参加启动仪式。 在两处山体中,地理位置十分安全隐蔽,洞穴温度低,周边水电资源十分丰富,能够降低能耗,未来的腾讯必须将重要数据保存在这里。 目前,大数据产业集聚在贵阳,未来将形成新的数字生态。
接下来,我想谈谈对数字生态的看法。 年中央政府报告中首次出现“互联网+”,去年提出了数字经济,今年提出了数字中国。 我认为“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数字中国或网络强国是目标,它们是不相容的。 此前也曾用“横、纵、新”描绘过这个过程,今天我想从数字化过程的三个角度谈谈对数字生态的理解。 分别是数字化的广度、深度和精度。
首先,我们来谈谈数字化的广度。
近两年来,我们看到数字化进程从经济行业迅速扩大到民生、政务等行业,涵盖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我们将腾讯关注的数字经济这几个方面总结为五个学生:民生政务、生活费、生命健康、生产制造和生态环境保护。 数字化的范围空前扩大,从过去在成本方面使用toc的客户,到企业tob端的客户,乃至政府机构tog端的客户,腾讯与c端、b端、g端不同类型的客户连接和“桥梁”,
数字化的广度首先要处理普惠的问题,举个例子,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微信,今年春节全球月活动用户突破10亿人,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全球超过10亿月的客户互联网产品和服务。 10年前,wechat无法想象,在pc年代,许多未成为读者的顾客,例如老年人的父母,成为了网络顾客,老年人享受到了数字生活的便利。 另外,通过参加新闻无障碍标准等努力,帮助残疾人使用互联网服务。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读者规模超过7.7亿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移动读者的成长。 可以说中国的读者普及率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我们仍然看到一些中国人在数字世界的大门外。 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来帮助他们更快地跨越数字鸿沟。 贵州这几年大力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现在行政村通过100%4g通信网络,98%光纤,知道这是未来快速发展创新的基础。 工业时代说“求财富,先修路”,今天的数字时代也许可以说“求财富,通过互联网”。
数字化的幅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创新机会,随着互联网的规模和顾客的成长,跨境创新在经济行业不断发生,政务民生方面也有很多机会。 特别是民生服务的应用,取决于政府的数字化和数字平台的广度。
另一个例子是“一机游”。 我们现在正在和云南合作进行“用手机在云南旅行”的项目。 今后,用手机打开app、小程序或公众号,就可以很容易地在云南旅行。 这个项目没有先例,有很多创新之处。 例如,提供游客在云南“住行旅游购买”的5种数字化处理方案,该应用连接上千名游客,同时连接数百名政府部门和数十万商家,旅游随时可以在监管部门投诉。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在广东刚刚上线的“粤省事”的小流程,不需要安装app,只需要一次注册就可以汇总处理很多民生服务,比如各种证书。 例如社会保险、公积金查询等。 这是我们几百位同事几个月来消费的第一阶段成果,结合了100多项服务,打通了政府部门的数据。
二是数字化的深度。
各垂直行业都非常深入、非常专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数字技术和领域的经验深入融合。 前面也提到了数字化创新将会下沉,有必要进入各行各业的五脏六腑。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数字工具,使各行业能够穿透7、8个脉冲,流通整个链条数据。 这里有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产业网络行业。 过去腾讯、三一重工、富士康等公司在该行业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与探索,最近的新探索是与华龙信达合作的木星云工业网络平台,也在此次博览会上展出。 这个平台利用各种新闻技术手段分解工业生产全链数据,而且我们打算打通这些数据和公司微信,将来通过公司微信中的小程序平台随时掌握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
另一个是“互联网+教育”的例子,过去我们谈论互联网+教育,可能会提到将讲义录像放到网上。 这些是基础的做法,将来我们会有新的处理方案。 我们在北京大学等几十所大学发布了微校处理方案,可以通过校园代码打通大学中分散割裂的各种新闻产品和系统,学生用手机刷二维码,宿舍门禁、上课签到、图书馆轧机、食堂费用等。
三是数字化精度。
大家也感受到了,现在手上的数码相机包括手机像素越来越高,照片粒度越来越细。 其实数字技术对物理世界的重建精度也越来越高。 我们有理由期待数字时代能够实现工业时代难以达到的工艺水平。 数字化的精度一方面依赖于基础和尖端技术的突破,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发扬“数字工匠精神”,制造高水平的数字工具和产品。
一个例子是,在互联网+医疗方面,我们在医疗行业实际做了几年的探索,需要大家在医院挂号、排队、支付等方面浪费很多时间。 这几年,我们与医院合作,从挂号支付数字化做起,用微信处理患者就医的整个流程。 与社会保险部门合作,27个城市推出微信社保卡,这些应用将为大家节省很多时间。 在广西探索全国首个处方流动服务,开院内处方,在医院买药,把药送到家里。 区块链处理配方不被篡改的难题。
去年,随着人工智能的成熟,我们将腾讯影像技术应用于诊疗环节,刚才省领导也提到了这样的服务,目前覆盖食管癌、肺结节、糖网眼底等多种病种的筛查,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实现了精确筛查。
最后,总结一下数字化的深度、广度和精度是不可缺少的,流动数据开放的互联网和智能系统是数字新生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广度可以造福我们每个人,深度可以帮助创新,精度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一句话总结,数字化将创新提高每个人的生活质量。
谢谢你!
马化腾对话实录: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问一下马先生。 刚才你在说三个维度。 前面两位嘉宾都在谈论其中一个不确定性。 他们不仅仅是3-5年、10年、20年后的事件,这次还统计了博览会的感觉。 不管去哪个展位,不管公司水平大还是小,我都在和你谈战术。 在你心中战术就像朱教授和廖教授说的那样吗? ?
马化腾:两位专家(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研究院副院长朱恒源、京东集团首席战术官廖建文)是理论家,我认为理论可能才刚刚开始。 我是实战派,先不说战术,先开始战略,最后总结,告诉我们是什么战术,以及未来是什么方向。 两位专家过去帮助了许多公司进行咨询。 我和刘先生很熟,说了很多话。 他对物流特别执着。 即使从一开始就特别是一遍又一遍,朋友认为不可能,他还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 你的理论可能更印证了他的想法,但我不知道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怎么开始的。 但是,我现在听起来还是有道理的。 事后论证还很超前,公司创始人的直觉往往很准确,一开始可能没有特别清晰的理论指导,但在过程中反复,与周围的理论融合,然后凝结了自己对下一个时势的评价,这也是我自己的体验。
刚才说了很多数字经济的理论,我们自己也做了很多探索。 我们确实是中国这个移动网络公司的七八年,这也是微信崛起七年的过程,我确实觉得在中国某些应用方面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我们的手机顾客特别多,而且只用了3~5年就迅速普及,所以包括3g、4g通信网络在内,建设力度非常大,非常广泛。 从全球来看,以前我们说移动通信很慢很贵,但现在我们的收费也在迅速下降。 涵盖了很多互联网。 在世界范围内也遥遥领先。 我觉得还是很好的。 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其实谈不上现在的数字经济创新,这是分不开的。 在我们的一些方面,包括刚才列举的例子的移动支付,多亏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 Alipay )的高度竞争,将从四年前的微信红包开始。 这是在竞争中促进快速发展的过程,目前在街边小贩和商业行业,是移动支付最普及的现象。
就像我在未来论坛上两天说的那样,最近的事情会让我们更加冷静。 要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不仅要看前面,也要看后面,看基础是否扎实。 你讲战术理论是对的,但必须放在更大的环境中。 国家不大,公司就不大,服务就不突出。 你的理论成立。 但是,如果大到一定程度,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定的世界影响很大,或者公司的道路有一定的规模,那么理论之外的东西很多,理论上也有很多无法评价的东西。 所以,现在公司也在迅速发展。 例如,前几天我提到了基础科学方面。 从芯片到操作系统,甚至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我们都好一点。 未来的量子计算我们不会失去机会。 海外量子计算取得突破,有量子霸权。 他们在很多行业突然遥遥领先,用之前流传的计算完全赶不上其他人。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例如,你的密码,别人的量子计算机会在秒内毁掉你。 你无能为力。 怎么也加密不了。 因为没有基础科学的基础。 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对整个数字化进程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 建议大家从两端来看,在快速发展应用的同时,重视基础研究。 谢谢你!
主持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腾讯是一家大平台公司,它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用生态系统的语言语境来描述,到底起到什么作用?
马化腾:刚才廖建文的ppt中,从帝国到生态,有一段非常感人的话。 七八年前,在我们没有开放之前,我们本着帝国的心情,什么都自己控制,不和别人合作。 7年前我们开始开业后,我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也意识到在公司迅速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一举一动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时候,此时的压力就出来了。 而且,快速的发展模式遇到了瓶颈,不能再前进了。 我们改变了想法,改变了走生态的模式。 这个生态也不是说我是根,而是别人是枝叶,我支配着别人。 这不是生态。 这只是一棵大树,我们谈论的生态是森林。
生态有很多相似的公司,大家都处于平等互利的状态。 这样,大家携手合作,这个生态才能更加繁荣,走得更远。 我想应该说我们七年来证明了我们的变化是正确的。 所以,在我们内部要做很多规范和裁剪,我们自己要先做很多减法,所以我们要在做网+之前做减法,我们要清楚很多事件,我们在做什么? 哪一点最适合我们,或者在这个行业中我们不做,但其实大家都有可能有损失,那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在我们不一定尽了最大努力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用合作和辅助的方法,支持整个生态的伙伴在自己行业的快速发展。 这更合适,对领域和社会最有价值,事实说明也是如此。 各行各业,特别是互联网进入各行各业非常多和复杂,一个管理层的精力什么都不能理解。 所以我们把焦点放在平台上,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支持呢? 所以在wechat诞生之后,我们设计为在客户之间添加好友时,用二维码扫码。 我想把这个动作作为我们的特征,让电缆在线上。 包括支付在内的地理位置新闻、云等,这些都是工具,提供支持而不是直接进入这个产业。 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和伙伴合作。 如果得到这样的承认,我想我们反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们很多部门,他们尝试了很多东西,包括医疗,所以他们说我们投资了很多互联网医疗企业,其实自己的团队说我们也想做更多。 后来,我们说不合适。 你怎么搞不出其他公司,比如华大基因这样特征的公司。 我们如何基于微信平台,在你为客户提供医疗服务时,还有一个薄的二次平台,可以与别人链接? 只要客人找到最适合他的网络医疗服务,就是我们的使命。
在这里,架构一旦打开,就会容纳越来越多的垂直行业创新公司的合作空之间。 在包括刚才马局长提到的大数据局在内的许多政务方面,如支持数字政府建设的,全国许多省份也没有大数据局。 我们在广东制作的“数字广东”,支持政府,包括它在所有政务方面的服务。 近十几年来,提供了很多服务的it企业,他们和我们是合作关系。 我们没有剥夺别人的工作,反而给了他们更好的更新工具,让他们能更好地工作,这里面有很多新的创业机会。 谢谢你!
主持人:非常感谢。 正如我刚才说的,我一直在找话。 头三四年特别流行。 无论是互联网公司还是任何公司,论坛上都一定会出现“赋能”这个词。 刚才只有廖建文说的,现在感觉大家都不想说“赋能”这个词。 但是,上次发表腾讯战术的时候会帮助你。 从现在开始。 如何改变自己的心理位置呢?
马化腾:我表示为很多合伙人信息。 有人接受“赋能”,但现在很多以前流传的领域的领导者认为+网而不是网。 后来,我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确实如此。 比如工业汽车行业,到底是网络技术迫切需要它,还是工业掌握了网络技术,最终螺旋迭代在自己提高? 我认为是后者。 各产业本身的技术非常深厚,在互联网方面,这几年我们比别人早一点知道一些东西,但其实大家都是聪明人,很快就会掌握。 就像电力一样,以前认为电力企业有先发特征,但几年后,纺织业、金融业谁不用电呢? 因为谁不会使用电脑,所以未来还在回归领域本身。 所以如果我们改变主意,产生共鸣,产生共鸣,成为力量,我认为这太霸道了,所以这是助手的概念。 你就可以了。 不用你了。 这种态度是合理的。 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主持人:接下来进入今天高端对话的最后一个环节,看看未来生态系统中最缺乏的是什么,本来主办方给我们设置的答案是人才,但我放开了,大家可以自己想象。 其次是数字生态中,作为贵州后发地区早期布局的产业,未来生态系统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以贵州为例,最需要引进的是什么? 请马上开始。
马化腾:这其实是个相当难的问题。 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看,有很多吸引人才的方面。 前几天在深圳未来论坛上,我也听了教授的话,听说有点意思。 一方面产业凝聚,另一方面政府做了很多,所以大家都很了解。 关注教育、医疗的人才在增加。 没有这个的话,可能真的不会来。 出差的方法可能也不长。 他们分解了美国,为什么还有湾区,为什么还有纽约湾区,工业基础,但是为什么没有迅速发展? 一个因素是人文艺术,很多人才的诉求是多方面的,这也提请深圳注意。 我们这方面其实相当不足,这也值得贵州借鉴。 人才,并不是对整个产业讲高科技就行,其实还有很多关联。 毕竟人是多元的,健康、医疗、教育、人文能否满足成本上升后人更多的原有诉求,这个决定他能否长时间快速发展,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必须平衡这个问题。
这个论坛给了我很多想法。 以前,我首先提出政策和产业,但实际上许多产业领域贯穿并互通。
来源:安莎通讯社
标题:“马化腾:我们腾讯不想抢别人饭碗,只想做助手”
地址:http://www.a0bm.com/new/19547.html